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三针剂新冠疫苗

三针新冠疫苗和双针如何分清?

我国现在一共五款新冠疫苗,分三大类: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针是灭活,三针是重组,原理不一样,另外还有个一针的。

灭活疫苗: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包括上生灌装、蓉生灌装、兰生灌装、长生灌装等)、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深圳康泰公司(紧急用)、中研(紧急用)等。

腺病毒载体疫苗:天津康希诺公司。

重组蛋白疫苗(CHO):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重组亚单位疫苗是什么

这款疫苗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无病毒核酸成份。以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为靶点,通过重组表达RBD蛋白,诱导人体产生中和抗体,从而阻断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采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成熟的CHO细胞重组表达RBD蛋白特异性抗原,技术先进成熟。与已上市的乙肝疫苗、HPV疫苗、戊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生产工艺相似。

新冠疫苗打三针的是什么疫苗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是一种仅含有病毒抗原蛋白(RBD蛋白)的疫苗。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对新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疫苗于2021年3月17日被批准紧急使用。

经批准紧急使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是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其原理是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中,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其免疫原性。

三针剂新冠疫苗好不好

这种疫苗的接种程序与众所周知的乙肝疫苗相似,需要三次注射。一方面,我们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两次注射能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仅略低于恢复期患者,但三次注射后,不仅中和抗体水平会翻倍,免疫效果也会更持久。另一方面,对于技术路线相近的重组蛋白疫苗来说,三次注射是历史经验。为安全起见,仍采用三针接种法。也就是说,第二次给药应在第一次给药后4周以上8周以下,第三次给药应在第二次给药后4周以上6个月内。

不能混打,也就是说新冠灭活疫苗和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是不能混着打的。

新冠疫苗两针剂和三针剂是不能混打的,对于完全免疫是两剂或三剂方案的疫苗,建议未接种疫苗的人应尽快重新接种未完成的疫苗,并且无需根据免疫方案重新开始疫苗接种。

国家统一部署疫苗,并根据小伙伴所在的疫苗接种点提供的疫苗品种进行疫苗接种。无需过多考虑接种剂量的数量。尽快接种疫苗并尽快保护。

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培养和扩增的活病毒后,通过一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组成与天然病毒的结构相似,免疫反应较强,安全性好。

该疫苗相对稳定,可以在2-8℃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并且运输方便。目前,使用的两种灭活疫苗都使用两次注射的基本免疫程序。

三针剂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和间隔是多久

重组亚单位疫苗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为什么要接种3针?虽然两针已经可以产生仅略低于康复患者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但经过三针接种后,不仅中和抗体水平再翻倍,可以达到新冠康复者的两倍,免疫效果也更加持久。另一方面对于类似技术路径的重组蛋白苗来说,接种三针是历史经验,稳妥起见仍然采取了三针的接种程序。即接种第一针后4周以上8周以内接种第二针,第三针在间隔第二针4周以上、第一针6个月内接种。它能和灭活疫苗产品替换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替换。

哪些人群不适宜接种三针剂新冠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份,包括辅料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什么是重组亚单位疫苗

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为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其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重组亚单位疫苗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