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CKD。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CKD患者的并发症,明显的提高生存率,对于CKD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各种危险因素的处理以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当CKD患者进展至5期时,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通过生成和排出尿液从而排出体内废物及有害物质,并吸收有用物质;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调节血压、水盐代谢,参与人体造血功能,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正常。
但部分慢性肾脏患者可以没有症状,只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尿中有蛋白或红细胞。尿路感染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路结石患者可有腰痛、血尿等表现。
继发性肾病:乙肝、糖尿病、高尿酸、过敏性紫癜及药物(长期用去痛片、既往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龙胆泻肝丸)等均可导致肾损害。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
1.中药蒸气浴治疗
采用自制中药温阳通络,打开穴位,使水液从汗液排出,适用于肾病水肿的患者。
2.穴位贴敷治疗
选肺腧、肾腧、脾腧、神阙等穴位,给予自制中药贴敷以达到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的目的。
3.艾灸疗法
肾病综合征核心在于阳微阴盛,水停血瘀。艾灸的方法可以达到扶助人体阳气,祛除阴寒之气,通经活络,消瘀散结的作用。
在治疗急慢性肾炎、劳淋、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方面,中医特色疗法独具特色,内服外治相结合,对各类肾病治疗收效显著。
4.针刺治疗
通过调节十二经脉气血达到体内阴阳平衡的目的,适用于肾内科各类疾病。
5.药灌肠疗法
通过直肠粘膜吸收药物的方式排出体内多余毒素,用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6.药物导入疗法
照顾瘫痪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跟小编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