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中毒原因如下:

洋地黄类药物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心血管用药,往往用于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治疗过程。但因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不大,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较容易出现中毒情况的发生。离子紊乱、酸碱失衡、缺氧、心肌病变,合用增加洋地黄血药浓度或者减少其代谢的药物等,均可以导致洋地黄中毒的发生。此外,机体特异的药物代谢特点、原发的基础性疾病等,亦是导致洋地黄中毒的另一方面原因。当患者出现洋地黄中毒表现时,应该立即停止或者调整洋地黄的使用,积极处理原发诱因,比如纠正患者的离子紊乱,给予适当钾盐补充,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停用排钾利尿药等。同时,对中毒的症状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置,比如对于传导阻滞患者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应用阿托品以及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特异性抗体迅速解毒。

洋地黄中毒的治疗如下:

洋地黄中毒应该停止应用,轻者口服氯化钾1g、一天三次,出现精神失常者及严重心律失常给予氯化钾3g加入5%葡萄糖1000ml静脉输液,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可静脉注射阿托品1-5mg、2-3小时一次,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苯妥英钠250mg静脉输液,并发室颤给予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利尿、对症治疗。

洋地黄中毒首选什么药?

洋地黄中毒首选氯化钾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K离子可阻断洋地黄与心肌进一步结合,防止中毒进一步加深。但同时具有房室传导阻滞和高钾血症者,应慎用补钾,同时还可以补镁。应用氯化钾的同时要观察心律,如有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应及时给予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还可应用洋地黄特异性抗体,如依地酸二钠钙,都可以起到拮抗洋地黄的效果。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总结如下:

1、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流涎,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以成年人多见。

2、心律失常:使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约80~90%的洋地黄中毒者出现心律失常。

3、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牙痛,眩晕,耳鸣,疲乏无力,失眠,关节痛,肌痛,嗜睡,共济失调等;以及定向力丧失,精神错乱,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失语,幻觉,抑郁性妄想,谵妄等;甚则可出现惊厥,虚脱,昏迷。

4、视觉改变:视觉模糊不清,白视,黄视或绿视等;并可发生暂时性弱视,复视,暗点,眼前闪光及视物大小改变等。

5、尿少:为洋地黄中毒的早期征象之一。

洋地黄的中毒程度主要按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 轻度中毒:间歇性窦房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偶发早搏。 中度中毒:二联、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等。 重度中毒: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药物中毒的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1、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要了解其毒性和应用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中毒。老年人肾功能低下、心肌缺氧等忌用或慎用。对于心力衰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者应慎用。

2、应用洋地黄时,绝对禁用钙剂。

3、用药前最好做心电图,便于对照。

4、对有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医学教育网原 创如低钾、高钙、低镁等,都易引起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必须注意纠正。

5、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必须了解患者在2~3周内是否用过本类药物和使用情况。

6、有人认为洋地黄类药物,起治疗作用的主要是维持量,故病情不急或易中毒的患者,开始勿须给予大剂量。

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这是治疗的关键。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0.5~1.0mg皮下或静脉注射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不需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洋地黄中毒用什么解毒?

对于服用洋地黄出现中毒的患者,若患者出现中毒反应,首先应当立即停用洋地黄。轻度的患者主要是采取利尿的治疗,如果说有低钾血症可以适当的补钾。

对于洋地黄中毒所造成的心律失常,通常用的药物有首先是氯化钾,对于消除异位心律比较有效。另外苯妥英钠,对于一些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像是阿托品能够对抗缓慢性心律失常。除了这些以外,像依地酸钙钠对于一些洋地黄所致的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对于洋地黄中毒所发生的心动过缓,或者是完全房室传导阻滞,除了药品以外,可以考虑使用临时的起搏器。这样对于治疗洋地黄中毒有比较好的效果。另外,利多卡因这种药物对于消除洋地黄中毒所造成的室性心律失常比较有效。所以对于洋地黄中毒,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洋地黄中毒能引起高钾血症吗?

洋地黄中毒的时候会引起细胞膜功能障碍,细胞内的钾向细胞外转移,从而出现高钾血症,但是临床上出现洋地黄中毒引起高钾血症的情况是不太常见的,临床上常见的是由于低钾血症引起洋地黄蓄积造成洋地黄中毒,所以临床上出现洋地黄中毒的时候,对于学渣的情况一定是查血电解质,看钾到底是低还是高,因为往往很多情况下就是血钾低了才导致洋地黄中毒,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方面要停用洋地黄药物,一方面根据血钾的情况而进行适当的处理,血钾低需要补钾治疗,如果血钾确实是很高,那么需要使用一些降低血钾的方法来保护心脏。

高钾血症临床表现:

高钾血症可引起肢体及口周麻木,周身疲乏无力,心悸,心跳过缓,严重时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肢体瘫软,病人不能活动站立,甚至呼吸抑制。心电图可以见到高尖对称的T波,T波基底部狭窄,像“帐篷状”,严重时可出现PR间期延长,P波消失,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化验检查血钾大于5.5mmol/L,可出现尿素氮增高(也就是氮质血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治疗需积极纠正引起高钾的病因,如肾功能衰竭,钾摄入过多,各种药物的影响,如洋地黄制剂应用过量。

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是什么?

洋地黄类药物有多种,主要包括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肌兴奋性的作用,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最常用的强心药物,同时也可用于治疗某些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地高辛具有作用可靠、吸收和排泄快、即可口服又可静脉注射并能够监测血药浓度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洋地黄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有效治疗量、中毒量和致死量三者相当接近,再加上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故容易发生中毒。

洋地黄类中毒及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通常都高于2.0nmol/L,但是在有心肌缺血缺氧以及低血钾、低血镁,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情况下,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通常小于2.0nmol/L即可中毒。

洋地黄中毒为什么会引起心律失常?

因为洋地黄治疗安全窗非常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洋地黄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特别是心脏反应,是洋地黄最严重,最危险的反应,约有50%的病例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及心动过速常见。它的机制是因Na+-K+-ATP酶被高度抑制,还可引起迟后除极有关。

洋地黄中毒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洋地黄提高了迷走神经兴奋性有关。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洋地黄可抑制窦房结,降低其自律性,而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有时可使心率降至60次/分以下,可作为停药的指征之一。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怎么办?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