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溃疡的症状如下:
1、腹痛,胃体部溃疡的腹痛部位往往在上腹中线的左侧或左上腹部;位于胃小弯高位的溃疡,贲门或胃底部的溃疡,疼痛可出现在前胸的左下部位;胃溃疡位于后壁或向后穿透胰腺时,可以出现后背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定位不如十二指肠溃疡那样局限。
2、体重减轻,这是由于热量摄入减少的结果。胃溃疡病人常于进食后引起腹痛,不进食则不疼痛,因此为了减少疼痛,病人宁可少吃或不吃。由于食物的种类和量与疼痛有关,往往使病人过于慎重地选择食品或减少饮食量。长期热量摄入不足,便会导致体重下降,甚至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有时相当显着,如果发生在40岁以上的病人身上,甚至会被临床医生疑为恶性肿瘤。
3、疼痛性质的改变,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痛亦称空腹痛,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一次进餐前,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现夜间痛。
慢性胃溃疡饮食如下:
慢性胃溃疡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要避免暴饮暴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的食物,因为油炸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另外还容易使血脂升高,少吃腌制的食物,腌制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盐以及某些致癌物。少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生冷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消化道的炎症。
还有就是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有利于健康,再就是要注意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够减轻胃肠道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才能够有利于唾液腺的分泌,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要合适,一般情况下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以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不利于消化,要注意防寒避免不良刺激,要戒烟戒酒,还有就是要补充维生素成分,戒酸性食物。
慢性胃溃疡吃什么养胃?
慢性胃溃疡这种病如果是气虚的话建议用山药、太子参煲汤;如果是阴虚的话建议用沙参,麦冬,煲汤;如果是气郁可以用玫瑰花泡水喝;如果是血瘀的话可以用田七煲汤;如果是湿热的话,可以用葛根煲汤。想要分辨自己是哪一种体质的话,如果是气虚,一般是有乏力,胃口差,大便烂的症状;如果是阴虚,一般有口干,失眠,手足心热的症状;如果是气郁的话,一般伴有嗳气,胸胁胀闷等症状;如果是血瘀胃部有刺痛的感觉;如果是湿热的话,有口苦,小便黄的症状。这个可以简单的判断,不过还是建议去医院看下医生,让医生去帮忙把脉判断。
慢性胃溃疡通常可以清淡饮食,如稀粥、面条、馒头等,以发面食物为主。适当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水果之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蒜,生姜,生葱等。少吃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少吃甜食。慢性胃溃疡时胃粘膜的粘膜屏障受损,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甜食时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依据无酸无溃疡的发病机制,则加重胃粘膜屏障受损,不利于胃溃疡恢复。
慢性胃溃疡的病变特点如下:
慢性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的慢性溃疡,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它不同于胃的糜烂,糜烂仅仅是侵犯粘膜层和粘膜下层。
胃溃疡一般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也会破坏粘膜屏障,使粘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而导致胃溃疡的发生。胃溃疡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角胃窦小弯。活动性的溃疡周围粘膜常有炎性的水肿。溃疡表浅者会累及粘膜肌层,深者到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破血管的时候会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会引起穿孔,就是我们常说的胃溃疡合并出血穿孔。
溃疡经过治疗后会逐渐的愈合,周围的黏膜炎症水肿会消退,病原上皮的细胞增生会覆盖溃疡面,也就是粘膜重建,所以慢性胃溃疡建议要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的用药,直到溃疡愈合为止,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慢性胃溃疡是怎么回事?
慢性胃溃疡是消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慢性胃溃疡就是指胃黏膜以及胃黏膜下层的缺损病变。慢性胃溃疡主要是胃黏膜的防御因素减弱,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导致胃黏膜出现溃疡、糜烂。慢性胃溃疡的发生多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其次就是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这类的药物可以引起胃黏膜的损伤,一旦确诊是慢性胃溃疡,最好建议优先检查幽门螺杆菌,如果一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必须给予及时早期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除了规律口服药物之外,要严格的掌握和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
慢性胃溃疡严重吗?
我们知道这个慢性胃溃疡的疾病是非常常见的,我们的患者千万不要认为这个疾病非常常见,就忽略它的存在,尤其是这个慢性胃溃疡疾病,得了慢性胃溃疡会给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很多患者因为胃溃疡没能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导致生活和工作节奏被打乱,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可见这个慢性胃溃疡是非常严重的额,这个疾病的危害一定不能小视,特别是慢性胃溃疡久治不愈患者,更应坚持治疗。
慢性胃溃疡病人在短期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或者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产生癌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当胃溃疡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更要特别的注意了。再有就是这个慢性胃溃疡疼痛性质和规律会发生改变,如果疼痛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个时候我们的患者就要特别的注意,应警惕为癌变先兆。
慢性胃溃疡能喝酒吗?
即使溃疡治愈后,最好也要忌酒及辛辣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胃腺引起胃酸分泌增多,易导致溃疡的复发。溃溃疡愈合处会形成瘢痕组织,在没有胃上皮细胞保护的情况下,瘢痕组织对胃酸和消化酶抵抗能力很差,容易被“消化”破坏。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胃溃疡是不能喝酒的,因为饮酒可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的症状加重,出现胃痛。如果饮烈性酒,有可能会导致溃疡病穿孔,所以患有胃溃疡,平时应该禁酒,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以看医生做幽门螺杆菌检查。如果幽门螺杆菌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联药物或者四联药物来治疗,比如选择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
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受寒,避免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抗溃疡治疗。
慢性胃溃疡的并发症如下:
一、出血
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
二、穿孔
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则并发穿孔,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以急性为常见。急性穿孔的溃疡常位于胃前壁,发生穿孔后,胃肠内容物落入腹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与邻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不流入腹腔,成为慢性穿孔又称穿透性溃疡,这种穿透性溃疡改变了腹痛规律,变得顽固而持续,疼痛常放射至后背。
三、幽门梗阻
主要是由胃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起,溃疡急性发作时可因炎症水肿和幽门痉挛而引起暂时性梗阻,可随炎症的好转而缓解。慢性梗阻主要是瘢痕收缩而呈持久性。
四、癌变
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胃溃疡癌变发生在溃疡边缘,据报道癌变率在1%左右,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45岁以上,溃疡顽固不愈者应提高警惕。对可疑癌变者应在胃镜下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在积极治疗后复查胃镜,直到溃疡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