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糜烂
胃糜烂分为急慢性,胃镜下又将其分为平坦型和隆起型。平坦型多见于急性胃糜烂,隆起型多见于慢性胃糜烂。隆起型糜烂分为两型,非成熟型多是炎症充血水肿引起的,胃镜下为散在点状糜烂;成熟型的是炎症反复发作,病灶纤维组织增生而隆起的,又被称为疣状胃炎,很多人在自己的胃镜检查单上见过该名词。
糜烂性胃炎发生的病因首先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平素饮食结构失衡、十二指肠反流,其他因素如饮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其病变多呈点状或散在分布。急性糜烂性胃炎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多为少量出血;慢性糜烂性胃炎也可发生少量出血。它发生癌变的风险小,但是疣状胃炎由于病程反复而容易发生癌变。
胃糜烂的治疗方法
1、保护胃黏膜治疗;
2、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因为胃酸重的时候,对胃黏膜的损害比较重;
3、如果合并有幽门螺杆菌,同时还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4、调节胃功能治疗。比如有的病人吃不得冷的食物,只能吃热的食物,这种情况同时还要调节胃功能,使用祛寒药物,可适当配合中医治疗;
5、饮食上要忌辛辣饮食,即辛的、辣的,还有冰凉的饮食都要注意。另外,吃饭要有规律,不要熬夜,生活中最好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到早上4点,这个时间段一定要睡觉,只有符合自然的生物规律后,病人才不会犯病。
胃糜烂的症状
1.急性糜烂性胃炎
起病较急,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单独黑粪者少见。出血常为间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贫血。出血时有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2.慢性糜烂性胃炎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
病因如下:
1.内源性因素
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等是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2.外源性因素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
胃糜烂吃什么食物好
1、莲藕
莲藕是很常见的食物,它口感好,很多人都喜欢吃,患有胃病的人也可以适当多吃些莲藕,可以用莲藕熬汤。莲藕当中富含淀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胃溃疡愈合。
2、鸡蛋
鸡蛋虽好,每天吃一个就可以了,对于鸡蛋来说,保护胃黏膜的营养成分在蛋黄里面。蛋黄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脑磷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可以每天吃一个水煮蛋,炒鸡蛋可能太油腻了,不利消化吸收。
3、大枣
大枣是常见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大枣的皮坚硬不好消化,是可能对胃黏膜有伤害的,也就是可能会扎伤胃粘膜。
大枣养胃,是因为大枣有补脾益胃的功能,常吃大枣或用大枣、糯米做成的粥,对胃溃疡有一定防治作用。如果害怕大枣皮对胃黏膜有伤害,可以水煮以后去皮,或者是捣成枣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