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出行安全 > 地铁事故自救

一.如果地铁里发生火灾,人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持镇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恐慌往往比火灾本身更可怕,也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痛结果;另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火险意外发生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疏导。

二.灾难发生后,乘客要时刻留意车上广播,切不可慌乱,并在司机的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往临近车站撤离。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脚下异物,严禁进入另一条隧道(地铁是双隧道)。车站工作人员会前往事发地接应。

三.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但不要匍匐前进,以免贻误生机。勿做深呼吸,用湿衣或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区。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

一、当地铁在行进中出现突发事件时,乘客求援到救援人员赶到之前必然会有一段等待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乘客的沉着自救非常有必要。此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住惊恐慌乱的情绪,采取乱砸乱闯慌不择路的逃生方法,是非常危险的。

二、不必担心人多时被关在密闭的地铁车厢里会出现呼吸困难,列车上有可维持45分钟到1小时的应急通风。

三、不要直接跳到隧道里,因为列车距离地面有一米多高且地面情况复杂,直接跳下容易崴脚并造成局面的混乱。何况部分地铁采用第三轨供电(接触轨供电),第三轨上有高压电,第三轨平行敷设与铁轨旁,所以还要防止触电。

四、大量乘客向外撤离时,老年人、妇女、孩子尽量“溜边”,防止摔倒后被踩踏。地铁逃生环境相对狭小,置身于拥挤的场所中,作为微不足道的个体要时时保持警惕和冷静,个人应听从救援者的安排,遇到突发情况时,在组织者的输导下有序撤离,做到互相谦让,尤其是让老人、妇女、儿童先撤离到安全之处。最后,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是,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例如,拨打110、999、120等。

一、别人跌下地铁站台时:

1.先通知站台工作人员,因为铁轨上有高压电,救助前必须先断电!

2.看到有列车驶来,摇动手中物品并大声提醒司机紧急停车。

二、乘客不慎跌下地铁站台时:

1.不慎掉下站台后,首先应该大声向站台工作人员呼救,工作人员将采取停电措施救助,切忌盲目爬上站台,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看到有列车驶来,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紧贴里侧墙壁。因为带电的接触轨通常在靠近站台的一侧,注意使身体尽量紧贴墙壁以免列车剐到身体或衣物。看到列车已经驶来,万不可就地趴在两条铁轨之间的凹槽里,因为地铁和枕木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使人容身。

安全乘坐地铁须知

1.乘客候车时禁止越过地面上划有黄色候车线等安全警示标志,按地面指示标识预留出中间通道。

一、在每两节车厢的连接处,都有一个红色的紧急按钮,乘客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随时按动该按钮,通知列车司机。

二、乘客应该保持冷静,不要任意扒门,更不能跳下轨道,隧道空间狭小,乘客千万不可试图打碎玻璃或者打开安全门逃生。在列车车头和车尾部均设置应急疏散门,乘客应从车头和车尾依次疏散。在两节车厢连接处以及车门附近,也均贴有红色的灭火器的标记,箭头指向位置即是灭火器所在的位置。可用车厢内的消防器材将小火控制、扑灭。

三、浓烟太大,乘客可用随身携带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如果身边有矿泉水、饮料,可用其润湿布块。地铁内逃生时必须要记住一点:往上风口跑,也就是逆着风跑,以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四、司机应尽快打开车门疏散人员,若车门开启不了,乘客可利用身边的物品击打破门,再有序向外疏散。

一、在专业救援人员未到前,伤员中伤势较轻可自行活动者迅速离开车厢,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外界寻求救助。

二、遇到外伤出血,可参照日常急救中的紧急止血法,用任何柔软的带状物体如皮带、书包等在出血部位附近,且靠近心脏的一端扎住,防止大出血,减少出血量。

三、如果伤员出院骨折、颈部疼痛、意识模糊等症状,用担架搬运,保持患者身体平直,避免二次伤害,应保持患者体位不变,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四、如果出现四肢骨折的重伤员,必须用衣物、毛巾等柔软物体充当绷带或者固定器械保证患者不再受到人群二次挤压并迅速入院。

地铁其实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交通工具,有时一次死伤的人数,比飞机坠毁还多。世界上已发生的地铁灾难主要包括: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列车解体,路外人员伤亡,踩踏等导致群死群伤,火灾,爆炸,毒气袭击,恐怖劫持,有害物质泄漏,地震,水灾,突发大客流或因重要设备严重故障、损坏等原因造成中断运营。地铁一般都处在地下或高架桥的半封闭空间里,具有隐蔽性、封锁性、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等特点,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乘客一定要有避险意识。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