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唑嘌呤片的作用如下:
硫唑嘌呤片主要是用于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的药物,可以治疗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病症,常与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硫唑嘌呤片属于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内淋巴细胞生长。在使用硫唑嘌呤片治疗疾病时,建议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做肝功化验检查。用药期间患者应戒烟戒酒、合理进营养饮食、多吃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熬夜注意休息。
硫唑嘌呤片的副作用如下:
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可致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偶见肌萎缩。
硫唑嘌呤片主要治疗疾病有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此外,还可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且还可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一般说来硫唑嘌呤片作用是不错的,不过其也会有副作用存在。
药物所起到的作用不只是好的一方面,还有副作用,且很多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只是不同的患者药物的副作用这些是不一样的。硫唑嘌呤片副作用是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可致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偶见肌萎缩。
硫唑嘌呤片能治白塞病吗?
硫唑嘌呤片能治白塞病。而且硫唑嘌呤对白塞病的治疗地位很高,疗效也很好。
用法用量:
1、口服,每日1.5mg~4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2、异体移植,每日2mg~5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3、白血病,每日1.5mg~3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适应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
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
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
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硫唑嘌呤片怀孕能吃吗?
妊娠早期是致畸敏感期,胚胎对致畸因子有明显的敏感期,不同致畸因子对胚胎的致畸类型也有显然的特异性。敏感期主要发生在受精后的15-60天,在此期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均形成,这时要经历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生理性死亡等重要过程,这些过程均易受致畸因子的干扰而发生畸形。 硫唑嘌呤片对人类存在潜在的致畸作用。因此,接受硫唑嘌呤片医治的患者的配偶需采取充分的避孕措施。如果患者怀孕,则需慎重权衡利弊,因为已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了畸胎现象。
调查或市场经验等研究显示,硫唑嘌呤片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在某些情况(如孕妇存在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没有更安全的药物可供使用,或药物虽安全但无效),孕妇服药的获益大于危害。孕妇吃硫唑嘌呤后,在胎儿血液和羊水中均可测到低浓度的硫唑嘌呤和/或其代谢产物。有报道称,曾有部分在妊娠期吃过硫唑嘌呤的孕妇所产下的新生儿有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故妊娠期服药患者额外进行血液学监测。因此,孕妇或准备近期内怀孕的妇女禁止吃硫唑嘌呤片。
硫唑嘌呤片要吃多久才能减量?
硫唑嘌呤片要吃多久才能减量这个是根据不同的疾病来分别规定的:
1、当硫唑嘌呤片用于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是,第1日给予5 mg/kg体重,口服或静注。维持剂量要根据临床需要和血液系统的耐受性而调整,通常为1-4 mg/kg体重/日。维持治疗应无限期地进行。因为如果治疗中断,就有排斥的危险。
2、当硫唑嘌呤片用于治疗其它疾病时,开始剂量为1-3 mg/kg体重/日。应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液学指标所示耐受程度而定。治疗明显时,应减少维持量至可保持此治疗的水平。如3个月内病人情况无,应考虑停用。所需维持量从1 mg/kg体重/日至3 mg/kg体重/日不等,取决于临床治疗需要和病人个体反应,包括血液学指标所示的耐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