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虫等生物引起,亦可由变态反应及理化因子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特异性炎性病变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前者指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和伪膜性结肠炎等,后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Crohn病。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病程冗长,且有并发结肠癌的危险,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下面主要介绍溃疡性结肠炎。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控制疾病的症状,促进缓解,维持治疗,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和掌握手术治疗的时机。
1.腹泻 黏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呈血水样。
2.腹痛 轻度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后缓解的规律。
3.里急后重 因直肠炎症刺激所致。
4.其他症状 贫血、发热、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5.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狭窄和梗阻、大出血、结肠息肉、结肠癌等。还可出现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肠外并发症,如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虹膜炎等。
结肠炎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炎症性病变,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的概率是比较高的,一般为90%以上。
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或者是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一般是使用些抗生素来治疗,比如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或者是青霉素类药。
但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所以这种情况最好先去医院检查一下,做一下B超检查,血液检查,病理检查,看看疾病的严重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饮食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不要吃油腻性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性食物,避免导致疾病恶变,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第一,食用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鱼、蛋及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因为慢性结肠炎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差,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
第二,食用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的食物:柿子、石榴、苹果等,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现象,而这些食物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用多油及脂肪类食物,如果排气、腹泻过多,应少食糖及易产气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结肠炎患者在平时应以柔软、易消化、富营养饮食为原则,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辛辣食品,戒烟酒。并且,需劳逸结合,冷暖相宜,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结肠炎的早期症状
1、大量便血
患者在出现结肠炎以后,由于肠道当中会出现大量的血液,所以血液会通过排便流出到体外。并且患者的脉搏会因为出血而加快,并且血液降低。这个时候需要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2、腹部疼痛
患者在患上结肠炎以后,轻度的病人不一定会感觉到腹部有疼痛感,或者仅仅是感觉到腹部有不适。而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轻度或者是重度的腹痛,疼痛的位置会在左下腹。一些患者会在排便以后缓解腹痛。
3、肠道穿孔
出现结肠炎以后,患者是有一定的机率会出现肠道穿孔的情况。而使用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则是被认为是肠道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腹泻
患有结肠炎以后,腹泻是十分明显的一个症状。因为肠道当中含有炎症,炎症对肠道进行刺激,并且轻重不一,所以患者很容易会出现腹泻。比较轻的患者腹泻会持续三到四天,大便呈软便或者是糊状便。并且会有一些粘液以及脓血。严重的患者腹泻会和便秘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