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土壤盐碱化

吸取一定量的土壤浸出液于瓷蒸发皿,在水浴上蒸干,用过氧化氢氧化有机质,然后在 105 ~110 ℃烘箱中烘干,称重,即得烘干残渣质量。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有电热板、水浴锅、干燥器、瓷蒸发皿或 50 ml 烧杯、分析天平( 感量0. 000 2 g) 、坩埚钳。试剂有 15% 双氧水,取 30% 双氧水,加蒸馏水稀释1倍。吸取水浸液,经蒸干称重得到烘干残渣。烘干残渣经去除有机质,其量即作为可溶盐总量。 主要用到的仪器及设备有 水浴锅、电烘箱及分析天平。

测量土壤盐碱化的步骤

1、水浸提液的制备

①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内烘干、混合、除杂,取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放入100ml塑料瓶中,加入5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去离子水)。 ②加塞,在振荡机(150-180次min)上准确振荡 5 min,

按照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可以分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

1.原生盐碱化是指由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和土壤条件等)变化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2.次生盐碱化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区域水盐失调,所导致的土壤表层不断积盐的过程。

按照盐碱土含有的物质可以分为盐化土和碱化土

1.盐化土

主要是指含有较多的NaCl和Na2SO4的盐渍土。因土壤中粘粒组成份多,当形成吸附复合体后(吸附复合体由所有小于0.001mm的土壤胶体粘粒组成),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交替吸附功能,它通常能吸附Ca2+、Mg2+、Na+、H+等。

2.碱化土

又称苏打土,主要指含有较多Na2CO3(苏打)、NaHCO3(小苏打)的盐渍土。若土壤中含有大量的Na2CO3、NaHCO3遇水时会水解,形成强碱NaOH对作物根部起腐蚀作用。另一方面,在高浓度条件下,土壤中的Na+可有相当部分被土壤吸附复合体吸附,从而使土壤胶体具较强的亲水性,分散性。

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即土壤母质本身含盐,含盐的母质有的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盐分,或者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出露成为陆地,而使土壤含盐。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盐渍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壤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重要条件所制约,以及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合所造成的。

中国的盐渍土面积约为l.0x108公顷,其中现代盐渍土约占37%,残积盐渍土约占45%,潜在盐渍土约占18%。现代造成大面积次生盐渍化的间接原因是当时不顾条件地片面强调"以蓄为主"的方针,到处拦河搭坝蓄水或修筑平原水库。因此各灌区多是蓄水不浅,有灌无排,或因灌废排。蓄水愈多,蓄水位愈高,影响范围愈大,土壤盐碱化、沼泽化愈严重。上世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黄淮海平原总面积35万km2,有耕地2.7亿亩,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当时引黄灌溉面积曾一度达到2.3亿亩,致使地下水位迅猛升高,地下水埋深由原来的2~4m减少到1~2m,土壤次生盐强化迅速扩展。据调查当时几处大型引黄灌区,次生盐渍化面积竞达实际灌溉面积的1/3。

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即土壤母质本身含盐,含盐的母质有的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盐分,或者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出露成为陆地,而使土壤含盐。

2.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例如1956年~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

土壤盐碱化的危害

土壤盐碱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使土壤物理性恶化,地下水矿化度提高,水变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使大片土地荒芜,农耕地减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协调,影响农作物产量。在中国的盐碱耕地中,大约73%属轻度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不严重,其余27%为中强度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1. 水利改良措施 主要包括排水、灌溉洗盐、引洪放淤,其中排水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所谓放淤是把含有泥沙的水通过渠系引入事先筑好的畦埂和进、退水口建筑物的地块,用减缓水流的办法使泥沙沉降下来,淤地造田,由于增加新的淡土层,使地下水位相对降低,抑制土壤返盐,且含丰富的养分,有别于作物的生育。

2. 农业技术改良措施 主要包括种稻、平整土地、耕作客土、施肥等。据黄淮各地经验,即使含盐量达0.6~1.0%的盐碱土,种植水稻二年以后,1m土层中的盐分即可降低到0.1~0.3%。同时结合平整土地,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可以加速土壤淋盐,防止表土返盐。

3. 生物改良措施

主要是植树造林、种植牧草、绿肥等,植树造林对改良盐土有良好的作用,林带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低风速,增加空气温度,从而减少地表蒸发,抑制返盐。

吸取一定量的土壤浸出液于瓷蒸发皿,在水浴上蒸干,用过氧化氢氧化有机质,然后在 105 ~110 ℃烘箱中烘干,称重,即得烘干残渣质量。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有电热板、水浴锅、干燥器、瓷蒸发皿或 50 ml 烧杯、分析天平( 感量0. 000 2 g) 、坩埚钳。试剂有 15% 双氧水,取 30% 双氧水,加蒸馏水稀释1倍。吸取水浸液,经蒸干称重得到烘干残渣。烘干残渣经去除有机质,其量即作为可溶盐总量。 主要用到的仪器及设备有 水浴锅、电烘箱及分析天平。

测量土壤盐碱化的步骤

1、水浸提液的制备

①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内烘干、混合、除杂,取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放入100ml塑料瓶中,加入5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去离子水)。 ②加塞,在振荡机(150-180次min)上准确振荡 5 min,

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于辽、吉、黑、冀、鲁、豫、 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及西藏等19个省区。按自然地理条件及土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旱作草甸盐渍区、甘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等8个分区。

中国在建国初期对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在开发大型灌区、发展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中,也曾使大面积土壤出现过严重的次生盐质化,造成了不良后果。例如1956年一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理才能得到恢复。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