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胆碱,为吸湿性、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及醇类,水溶液几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易潮解,在碱溶液中不稳定。可用于治疗脂肪肝和肝硬化,也作为禽畜饲料添加剂。
中文名称:氯化胆碱
中文别名:氯化胆脂;氯化2-羟乙基三甲铵;增蛋素
性状:吸湿性晶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及醇类,水溶液几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微有鱼腥臭,咸苦味,易潮解,在碱溶液中不稳定。
产品规格:25Kg/袋、20公斤每桶。
作用一、组织培养基、饲料添加剂,临床用于抗脂肪肝剂。
作用二、用于治疗脂肪肝和肝硬化,也用作饲料添加剂,能刺激卵巢多产蛋、产仔及禽畜、鱼类等增重
作用三、氯化胆碱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畜禽器官内的脂肪沉积和组织变性。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与合成。能增强畜禽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禽类产蛋率。用量1-2g/kg。
作用四、作为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具有以下生理作用:可预防肝脏、肾脏中的脂肪积累及其组织变性;可促进氨基酸的再组合;可提高氨基酸,尤其是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在日本,氯化胆碱的98%用作鸡、猪、肉牛及鱼虾等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部分加工成粉剂,50%粉剂的制法是在混合器中预先加入适当粒度的赋形剂,而后滴加氯化胆碱水溶液,经混合、干燥而得。有些商品粉剂还配合有维生素、矿物质、药物等。氯化胆碱是维生素B属药物,用于肝炎、肝机能退化、早期肝硬化、恶性贫血等症。
作用1、转化为甜菜碱,提供甲基与高半胱氨酸结合形成蛋氨酸,降低饲料成本。
作用2、作为卵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禽的胫骨粗短病和猪肢体外张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作用3、以卵磷脂形式促进脂肪运输或通过提高肝脏对脂肪酸的利用来预防脂肪的不正常蓄集,防止脂肪肝。
作用4、参与神经传导。胆碱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是神经鞘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氯化胆碱对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肉蛋质量、防病抗病、降低饲料成本有显著效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
据专家介绍,氯化胆碱用法用量一般每1000公斤饲料中拌入氯化胆碱1公斤,幼畜禽加量宜大些,应根据情况酌量增减。
氯化胆碱属B族维生素之一。它是生物组织中乙酰胆碱、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节约蛋氨酸。胆碱是畜、禽、鱼类所需的重要物质。它在动物体内可以调节脂肪的代谢与转化,可以预防肝脏中沉积及其组织变性,作为一种甲基的供体,可促进氨基酸的再形成,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
试验表明胆碱对鸡禽类尤为重要。它合成的氨基酸和卵磷脂输送到鸡禽体内各部,能防止脂肪在肝、肾蓄积,加速鸡禽的生长,提高产蛋率和孵化率。试验进一步证明胆碱缺乏会使草鱼血浆总脂、甘油三脂、胆固醇、磷脂含量明显偏低,从而影响草鱼生长。貂、猪、兔、牛等家畜饲料中缺少胆碱时,会使家畜发育不良,皮毛粗糙骨骼软,降低生长,体弱多病。所以饲料中必须添加氯化胆碱,以保证它们的快速健壮成长。
据了解,氯化胆碱低毒,进入到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无环境污染,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价值。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2692 mg/kg,小鼠LD50为4169 mg/kg(雄),3548 mg/kg(雌)。
另外,氯化胆碱对植物的副作用是影响植物生长和残留一些毒性。因为氯化胆碱在生产过程中,会遗留一些难于去除的重金属元素,而这些重金属一旦喷到作物上就会影响植株生长。同时它还带有一定的毒性,若喷施过多会残留一些毒物在植株上。
FDA把它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的(GRAS)食品添加剂,美国规定它每天的适宜摄入量为男性550毫克;女性425毫克。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2015年12月16日美国环保署发布终期条例,豁免氯化胆碱用于收获前并按照标识说明与良好农业规范时在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氯化胆碱的储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氯化胆碱水剂贮存温度不应低于 -12℃,以避免结晶后堵塞管道。
2、氯化胆碱粉剂贮存在筒仓中应使用除湿设备以防产品吸潮。氯化胆碱粉剂吸潮后将会导致产品变湿并结块从而导致导管堵塞。植物载体型氯化胆碱粉剂长期吸湿后则有可能有发酵现象。
3、氯化胆碱水剂贮存温度不应低于-12℃,以避免结晶后堵塞管道。
4、氯化胆碱水剂易溶于水及醇类,水溶液几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微有鱼腥臭,咸苦味,易潮解,在碱溶液中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