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Salivary amylase)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是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属于α-淀粉酶的一种。AMS有α和β2种,属于糖苷链水解酶,分子量4000~50000D。人类AMS为α型,主要来源于胰腺和唾液腺,另近端十二指肠、肺、子宫、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量分泌,AMS对食物中多糖化合物的消化起重要作用。由于其分子量小,易从尿中排出。
唾液淀粉酶临床意义:
检测尿液中的含量,降低的话有可能是胰腺炎。
测定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时,发现有两个主要的同工酶区带及数个次要区带。两个主要区带中的一个和胰腺的提纯物或分泌物电泳的位置相同,因此命名为P-同工酶;另一个和唾液腺提纯物或唾液电泳在同一位置,因此命名为S-同工酶。测定淀粉酶同工酶有助于对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值
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220U/L(37℃)
尿淀粉酶1200U/L(37℃)
P同工酶血清115U/L
尿800U/L
新生儿血清淀粉酶约为成年人的18%,主要为S-型,到5岁时达成人水平;在一岁内测不出血清P-型淀粉酶,以后缓慢上升,在10~15岁时达成人水平。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测定是胰腺疾病最常用的实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室诊断方法,当罹患胰腺疾病,或有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时都可引起其活性升高或降低,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尿淀粉酶水平波动较大,所以用血清淀粉酶检测为好,或两者同时测定。淀粉酶活性变化亦可见于某些非胰腺疾患,因此在必要时测定淀粉酶同工酶具有其鉴别诊断意义。
唾液淀粉酶的分泌如下:
唾液淀粉酶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唾液由三对大唾液腺(下颌腺、肋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液组成,里面含有淀粉酶,称为唾液淀粉酶。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粮谷类食品中的淀粉变成麦芽糖。如在吃米饭或馒头时,久嚼不咽就会感觉有甜味,这就是淀粉在口腔内变成麦芽糖了。唾液中除了淀粉酶外,还有粘蛋白,它可使食物润滑,易于吞咽,使食物由食道经贵门进入胃。由于食物在口腔停留的时间很短,食物中的淀粉并不能完全被消化。因为唾液中没有其他的酶,所以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中主要是机械性消化。
唾液淀粉酶的温度是30度,把淀粉酶放于低于37°冰冷的地方,发现逐渐升温,酶的活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到了37°的时候活性最强,继续加温,发现淀粉酶的活性又下降了。得出结论,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7°左右,也就是人体温度。所以唾液淀粉酶最适合的活性温度是37度。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一般与口腔的温度以及所吃食物的酸碱值有关,而且在生活中,唾液的温度是比较是适中的,所以需要注意平时所吃食物的酸碱性。况且唾液淀粉酶的活性PH大多都为六点八,接近中性。所以在平时注意饮食,多吃清淡食物,保持良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