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抗生素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特别的代谢产物,这类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可以用来治疗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天然抗生素),还可用人工半合成(称半合成抗生素)的方法制造而得。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抗生素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

抗生素的用药范围很广,对许多微生物比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及恶性肿瘤细胞都有着抑杀作用,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战胜疾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抗生素还应用于食品保存,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药效等。

抗生素虽然能有效地防治人类的疾病,过量使用抗生素会抑制体内的有益菌,使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疾病。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如某些地方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已达80%~90%。另外有些用药者对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人们应该科学地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类药品。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小编了解到,抗生素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抗生素的发现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不幸的是,它们的使用并非没有副作用,有些严重到足以引起注意。

1、消化系统问题

根据英国国家卫生局的报告,10名服用抗生素的人中有1人存在消化系统问题。这些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和腹胀。食欲不振是另一个可能的副作用。你也可能会有某种形式的腹痛。通常这种副作用是温和的,一旦药物疗程完成,他们就会自行安定下来。如果你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这些问题,或者问题持续存在,即使你做完了全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你也需要尽快联系你的医生。

2、对免疫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抗生素使用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药物对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身体免疫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好的细菌和致病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在正常的健康肠道中,好的细菌比坏的多,能使身体有能力抵抗感染。然而,不适当的或长期使用抗生素会造成这平衡被打乱,杀死好的细菌,使你更容易被感染。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4、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抗生素药品有很多,如果完整列出来,相信能记住的也没有几个。但是这里分享一个技巧,只要你记住这十个字,你以后一拿到药就知道是不是抗生素了。

这10个字是: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

药品中含“西林”两字的一般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呋喃西林凝胶、氨苄西林胶囊等。友情提醒:凡是青霉素过敏的人一定要避开,如果没有做过或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青霉素过敏,那千万不要乱吃药,不然后果会很严重。

药品里含“头孢”的也是较为常见的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甲肟、头孢地嗪、头孢磺啶、头孢唑喃、头孢唑肟、头孢咪唑、头孢他美酯、头孢特伦酯、头孢布坦、头孢地尼、头孢匹胺都是抗生素。孕妇、哺乳期妇女、新生儿、早产儿、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慎重使用此类药品。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因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