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油葵病害

一、油葵菌核病

1.发病症状

在油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可侵染植株的任何部位,因发病时期和感染部位不同,在田间常表现立枯、根腐及根茎腐、茎腐和盘腐等4种类型。

①立枯苗期感染后,可使幼根、子叶和茎基部腐烂,并在病部出现白色绒毛状的霉层,扩展后病斑围绕全茎,使植株很快萎蔫枯死。

②根及根茎腐烂一般在植株6-8片叶至成熟期发生,病菌可侵染主根、侧根和根茎部,逐步蔓延到茎基部,使侵染部逐渐变褐腐烂,造成植株枯死。拔出病株,常在土中或近地面的根茎部有一些黑褐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菌核。

③茎腐成株期感染茎部,多从茎基部开始,在茎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大斑以后出现白色绒毛状霉层,不断向上扩展,使茎部易破碎或折断。潮湿时,菌丝可在茎表面扩展,干燥时可见茎的髓部生有大量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

油葵苗期病害可能是出现油葵菌核病,它在油葵的生长期间会出现,会侵染油葵的任何区域。因此,油葵在发病时期和感染的区域不同,不同区域均会受到危害。油葵在苗期受到危害时,可导致根部、子叶和茎基部腐烂,病菌会逐渐扩散,蔓延至整株全茎,使植株很快出现萎蔫枯死;根茎部腐烂,病菌侵染蔓延到茎基部分,造成植株枯死。将病株直接拔出,根茎部出现不同的菌核,严重影响油葵的正常生长。

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防治,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用温水对种子进行清除毒素,把种子浸入40-45℃水中,每100kg种子用200kg水,搅拌10-15分钟,菌核吸水之后会下沉。用种植重量0.3%-0.5%的菌核净、萎锈灵、苯菌灵等农药拌种对苗期立枯型和根腐型菌核病有效,用福美双拌种可使幼苗田间发病率降低85%以上。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据研究,防治菌核病较好的药剂是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和速克灵的500倍液,能够有效的驱除油葵菌核病。

1.发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发生时期和症状特点可将症状分为4种类型。

①矮化型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根系发育不良,叶褪绿或在叶片上出现沿主脉或侧脉褪绿的花叶型病斑,若遇降雨或高湿,在病叶背面则出现浓密的白色霉层,病株往往不能形成花盘,即使形成花盘,花盘也很小,结实率极低。

②叶斑型植株生长发育良好,但在叶正面或沿主脉附近出现大型多角型的褪绿斑,而在叶片病部的背面则出现白色致密的霉层。

③花果被害型主要发生在油葵生长发育后期,病株花干枯,籽粒不实,种子秕瘦,花盘常不弯垂,也无向阳性。

④潜隐型外部症状不明显,病原物局限在植株地下部分,有时也侵染到地面以上25-30cm处,使茎呈淡绿色,髓部周围细胞呈淡褐色。此症状是植株对病原产生抗性的表现。

发生在油葵后期病害通常是核菌病和病斑病。

油葵核菌病在油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可侵染植株的任何部位,因发病时期和感染部位不同,在田间常表现立枯、根腐及根茎腐、茎腐和盘腐等4种类型。盘腐开花后期,病菌感染花盘,病初在葵盘背面出现一些褐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出现绒毛状霉层,继续扩展后则使感染的花盘局部或全部变褐腐烂,种子具有霉味和苦味,病盘上空籽和秕粒可达健株的15-20倍。

油葵黑斑病可危害油葵叶片、叶柄、茎和花盘,田间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初在叶片上产生直径为1-3厘米的褐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中央色淡,呈灰白色,有或无同心轮纹,有时数个病斑融合,产生大块枯斑,使叶片局部焦枯、破裂或形成穿孔。遇持续高湿,则在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叶柄感染后,叶柄和叶片一起枯死。茎部感染后,则在茎上产生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长度可达1-5厘米。花盘感染后,则产生许多小型褐色斑点,开始多从花盘背面边缘出现,若环境有利,则引起花盘局部或全部腐烂,造成严重减产。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在病部出现深褐色细绒状或橄榄色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