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应该在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喷药预防,可以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炭疽福美、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真菌病害的用药:
如常用的百菌清、恶霜·锰锌、甲霜·锰锌、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腈菌唑、戊唑醇、氟硅唑、乙膦铝、腐霉利、阿米西达等。
其中防治低等真菌病害的有:
苯醚甲环唑、三唑酮、腈菌唑、戊唑醇、氟硅唑、烯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腐霉利等。
对高等真菌和低等真菌病害都有效果的有:
百菌清、阿米西达和代锰锌,其中百菌清和代森锰是保护剂。阿米西达是一个对低等、高等真菌都有杀灭活性的最广谱内吸性杀菌剂。
知道了病害和药剂,就可以根据致病真菌来选择相应的杀菌剂,如霜霉病、晚疫病、绵疫病、猝倒病等是低等真菌病害,就可选用恶霜·锰锌或甲霜·锰锌;对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粉病、黑星病、早疫病、赤霉病等高等真菌病害,就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腈菌唑等。
常见炭疽病症状及危害:
番茄炭疽病:
病菌在果实着色前侵染,潜伏到着色以后发病,初生透明小斑点,而后病斑逐渐扩展并变成黑色,稍凹陷,上面着生黑色小点,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还会分泌红色黏液,后果实腐烂脱落。在生长中后期和采收后的贮运销售期间亦可引起果实腐烂,造成损失。番茄炭疽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
柑橘炭疽病:
枝梢染病始于叶柄基部腋芽处,病斑初呈淡褐色,椭圆形至长梭形,病部环枝一周时,病部以上变成灰白色枯死并散生小黑点。果实染病现干斑或果腐。干斑发生在干燥条件下,病部黄褐色、凹陷,革质。果腐发生在湿度大的情况下,病斑深褐色,严重的全果腐烂或产生赭红色小液点或黑色小粒点。
辣椒炭疽病:
果实染病,初现湿润状、黄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初期呈水浸状褪绿色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具有同心轮纹,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导致落叶。茎和果柄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炭疽病是作物常见的一种病害,为提高作物产量,小编推荐防治作物炭疽病特效药—60%溴咪鲜胺。德克森-啄木鸟-60%溴咪鲜胺(炭疽病专用)产品对炭疽病有特效(如辣椒炭疽病、西瓜炭疽病葡萄炭疽病等)。
德克森-啄木鸟-60%溴咪鲜胺(炭疽病专用)主要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尽管其不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水稻恶苗病、柑桔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各类作物的炭疽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用于水果采后处理,防治贮藏期病害,是目前水果贮藏保鲜的药剂。另外,通过种子处理,对禾谷类许多种传和土传真菌病害有较好的活性。单用时,对斑点病、霉腐病、立枯病、叶枯病、条斑病、胡麻叶斑病和颖枯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与多菌灵混用,对腥黑穗病和黑粉病有极佳防治效果。
炭疽病是蔬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蔬菜产区均有发生,辣椒、草莓、黄瓜、菜豆以及十字花科的蔬菜均容易感染。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果梗也可受害。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表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橙红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黏稠物。被害果内部组织半软腐,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果梗被害后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规则,干枯时往往开裂。
作物炭疽病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要及时烧掉,防止病菌蔓延、损失扩大。植物种植不应过密,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浇水,要保持经常通风。冬季要清洁田园,及时扫除病残体。
2、果农应该及时清除园内病花、病果,保持清洁卫生;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果园的排水,降低湿度。
3、采用科学的施肥配方和技术,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田园植物的抗病性。
4、适时采收。成熟度以75%一85%为最好,采收时选择晴天。
5、结果期开始喷1:0.35:1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炭疽病发布症状:
1、幼苗。在近地面茎上出现水浸状病斑。
2、叶。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边缘有黄色晕圈。
3、茎。病部为稍凹陷长圆形病斑。
4、果实。初现水浸状黄褐色长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粉红色粘稠物,被害果内组织半软腐,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
5、病部稍凹陷,病部易产生黑色小点,往往呈轮纹状排列,潮湿条件下溢出粉红色黏孢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