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紫丁香病害

一、丁香黑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褐色或暗褐色,略具、轮纹。病斑两面生有黑色霉羳物,即羰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丁香褐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是丁香的重要病害,初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围以褐色细线纹,中部呈浅褐色,大小3-12mm。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褐色绒毛状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发生严重时,叶上病斑数十个或布满叶面。

三、丁香白粉病

症状:病害初发生时,产生零星粉状斑,后扩大成片,全叶布满白色的粉霉层即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最后,白色的粉霉层变成灰白色稀薄的灰尘色,并陆续出现黑色小颗粒状的闭囊壳。

四、丁香花斑病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和果实上,按寄主受害程度,可分四种类型;星斗斑、点斑、花斑、枯焦。

紫丁香黑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至近似圆形,褐色或暗褐色,略具轮纹。病斑两面生有黑色霉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1.落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2.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

紫丁香褐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是丁香的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初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似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围以褐色细线纹,中部呈浅褐色,大小3-12mm。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褐色绒毛状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发生严重时,叶上病斑数十个或布满叶面。

防治方法:丁香展叶后喷洒50%苯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隔10-15天喷施一次,防治2-3次。

紫丁香褐斑病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是丁香的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初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似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围以褐色细线纹,中部呈浅褐色,大小3-12mm。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褐色绒毛状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发生严重时,叶上病斑数十个或布满叶面。

褐斑病的病原为尾孢菌,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为45℃,1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6-31℃,最适相对湿度98%-100%,以水滴状最好。

紫丁香褐斑病害防治方法

丁香展叶后喷洒50%苯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隔10-15天喷施一次,防治2-3次。

紫丁香小苗病害一般属于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紫丁香幼苗。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丁香在过湿情况下,易产生根腐病,轻则停止生长,重则枯萎以死。

防治方法

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的退菌特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或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2000倍液浸种5小时;插穗基部也可用同样浓度药液浸1小时后扦插。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1.5克撒于地表翻入土中,或用75%五氯硝基苯3克均有良效,发病时,可用40%根腐宁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或80%的402乳油1500倍液灌根。

丁香常见虫害有家茸天牛,为害枝干;还有蓑蛾、刺蛾、蚜虫等为害嫩枝及叶。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