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老人安全 > 新能源老年代步车

混合动力老年代步车

优点:

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发动机相对较小(downsize),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下坡时的动能。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7、整车由于多个动力源,可同时工作,整车的动力性优良。

缺点:系统结构相对复杂;长距离高速行驶省油效果不明显。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的老年代步车,的确可以算是新能源车,因为工信部产品目录中就有低速新能源车,而老年代步车只是我们打趣的说法,并且这个车也是需要上牌和驾照才可上路的。

在工作原理上“老年代步车”和新能源汽车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两者又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先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的组成,简单的说也就是由电池、电机、电控和燃油车底盘,这四块主要的部件组成,并且新能源汽车以电池为动力来源,电池通过控制器来驱动电机,而电机则可以驱动车轮转动。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就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而电池就是发动机,而充电桩则代替了加油站。

再来看看“老年代步车”,同样的也是由电池、电机、控制器组成,并且这三大部件组成的,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则是少了个燃油车底盘,其他的都是一样的原理。当然,充电方面也是一样的。虽然三个部件工作过程相似,但是其本质不一样的。我们先说电池,代步车多采用铅酸电池、免维护电瓶或者水电瓶。这些电瓶在容量上都是普遍偏小的,并且。控制器也是相对简单一些,功率也小很多。而“老年代步车”之所以叫低速新能源汽车是因为,其电机有直流和交流之分,但是普遍功率不大,所以自然的就跑不快了。

新能源老年代步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 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首先从价格上来说。老年代步车和电动汽车相比,价格上有明显的诧异,一般情况下,老年代步车不会高于2万元,有的甚至几千块钱就能买到,而电动汽车动辄几万元起步,部分车型甚至达到数十万,上百万元。而且两者的用途也不相同,电动汽车主要是用于短途驾驶,和普通燃油车一样,有严格的生产规定和驾驶规章,而老年代步车则主要用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代步使用,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

其次从汽车的性能来说。首先是安全性能,老年代步车由于生产成本的限制,往往不会配备安全气囊,生产时也不会进行严格的碰撞试验。而电动汽车则是与普通燃油汽车一样,有着严格的安全类装备,并且严格按照汽车产业的规范进行生产的。其次是电池的性能。老年代步车的电池主要使用铅酸电池,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类的电池,但是成本较低,而电动汽车一般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属于耗能低、污染小的清洁能源,但是成本较高。

新能源老年代步车是需要上牌的,国家终于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规定,现在国内某一省份要求2018年之前,全部上牌完毕。

1、老年代步车的尺寸要合格,车身长不能超过3.5米,宽不能超过1.5米,高不能超过1.7米。

2、老年代步车的速度不能超过70KM/小时,车辆速度低于20KM/小时的时候必须要有提示声音。

3、车身重不能超过750KG。

4、蓄电池不能超过车身重量的30%。

5、主驾驶需配备安全气囊,安全带等。

产品在设计中,至少要做到:

1、整车脚踏板要低,方便腿脚不好的老人能踩到踏板上座位;

2、车速要慢,要控制在安全时速之内。毕竟老年人的反映不如年轻人,如果驾驶高速行驶的车子,遇到紧急情况反映不灵的话,极容易酿成大祸。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