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发组织分化,提高细胞膜的透性,加快原生质流动。低浓度与赤霉素、激动素协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高浓度则诱导内源乙烯的生成,促进植物组织或器官的成熟和衰老。它是最早应用于农业的生根剂,也是广谱多用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使用浓度为0.01~10毫克/千克。但它在植物体内外易降解,致使人工合成的吲哚乙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受到了相当限制,而未成为常用品种,在生产中多使用其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2,4一滴等,其效果相当,且价格便宜。 吲哚丁酸的基本生理功能与吲哚乙酸相似。被植物吸收后不易在体内传导,往往停留在处理部位,因而主要用...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表现 1)潜伏期。误食纯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0~15min;大量食入蔬菜或未腌透菜类者,潜伏期一般为1~3h,个别长达20h后发病。 2)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嗜睡、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粘膜发绀等。严重者可有心率减慢、心律不齐、昏迷和惊厥等症状,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急...[详情]
急救处理 催吐、洗胃和导泻以消除毒物;应用氧化型亚甲蓝(美蓝)、维生素C等解毒剂;临床上将美蓝、维生素C和葡萄糖三者合用,效果较好;以及对症治疗。 1.吸氧: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口唇紫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氧处理。 2.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催...[详情]
引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避免在平时出现食物中毒。...[详情]
我们在平时听说过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为大家介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详情]
记者14日从四川省广汉市公安机关获悉,涉嫌于10月9日中午在午餐中“下毒”致26人严重中毒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中毒的26人均无生命危险,截至目前仍有3人在医院接受治疗。9日中午13时30分,四川省广汉市公安局金雁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欧城联邦工地多名工人出现头昏、胸闷、呕吐等症状,已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其中4人情况较严重,正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调查。经医院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截至9日14时30分,患病人员共计26人。事情发生后,因事件重大,派出所、公安局逐级上报,广汉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危害控制等8个处置小组,展开了...
2015年2月2日下午,枣庄市孟先生和儿子乐乐(化名)在外面就餐吃过凉拌猪耳朵回到家后,双双出现了中毒的症状,仅4岁半的乐乐更是四肢颜色发青,病情严重。 2015年2月11日,记者从矿务局医院董兆华主任处了解到,2015年2月2日下午医院接诊了一例因吃了凉拌猪耳朵,父子双双亚硝酸盐中毒的事件。据了解,2日,家住市中区的孟先生一家在饭店聚餐,谁曾想到回到家半个小时后,孟先生和儿子...[详情]
今日(1月22日),河北省灵寿县一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记者从灵寿县委宣传部获悉,初步确定为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使用导致。目前,全部幼儿均已送当地县级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症状明显患儿13名,均无生命危险。今日有网传视频显示,在成年人及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多名幼儿坐在医院大堂的地上输液。另在医院的输液室里,也聚集有多名幼儿。今日下午,记者从灵寿县委宣传部获悉,今日...[详情]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和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而使产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发色剂。常用的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详情]
3月13日凌晨,一名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并且腹痛不止的6岁男孩,被紧急送至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儿科急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