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儿童不可盲目饮用 所谓功能饮料,是指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在解渴的同时还能调节人的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饮料。功能饮料的产品成分有其特殊性,是针对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而配制的,需要在特定条件下饮用,因此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要根据个人特点、身体状况,或对某一成分的需求状况而定。功能性饮料不能代替粥、水果、蔬菜,更不能代替日常饮水。 一些功能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牛磺酸等刺激中枢神经的成分,这些成分有一定的抗疲劳和适量补充钙、钾、矿物质、电解质等作用,比较适合体力损耗较大的特定人群和成年人;儿童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量较小,如果过量补充这些成分,会加重孩子自我调节的...
专家称:儿童不宜多饮功能饮料,危害大。 功能性饮料的配料大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在水中添加了维生素、牛磺酸、葡萄糖、矿物质、酸味剂和赖氨酸等成分,还有一些商家则精心打出“抗疲劳、调血脂、改善免疫功能”等概念。生产商宣称他们的产品能让思维更活跃敏锐,让人感觉振奋,甚至还能减肥。 目前的功能性饮料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去年,全球各地就有超过500种功能性饮料上市。有些年轻人对功能性...[详情]
专家观点 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和酸乳的区别 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产品,其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不得低于1.0%,通常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 乳酸菌饮料是以鲜乳或乳粉为原料,经乳酸菌培养发酵制得乳液,再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产品,按是否经杀菌(即产品内是否含有乳酸菌),可分为活性乳酸菌饮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饮料,其蛋白质含量不得...[详情]
卧室装修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卧室除了墙壁和家具,地板的装修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都会为卧室地板的选择头疼,那么,卧室的地板...[详情]
在拆迁过程当中,双方的争议焦点最后都会落到拆迁补偿款上,拆迁补偿款主要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三方面。那么拆迁协议内...[详情]
东莞常平的文先生一家外出购物的时候,一岁半的宝宝却不幸发生了意外……当时夫妇二人正在商场试鞋子, 孩子小安一直在哭闹,奶奶将他背着在不远处闲逛。小安把水递给奶奶,她以为是别人喝剩的水,就拧开递给宝宝喝,没想到宝宝喝了一口就掉在地上了。 去到医院后,才知道小安喝的是清洁水。 新闻链接家住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一名叫玛丽亚(化名)的两岁外籍宝宝,觉得口渴的时候发现饮水机旁有一小杯“饮料”,于是就端起来一饮而尽……玛丽亚喝下的是姐姐玩耍时倒进纸杯的洗衣液 ,还好,玛丽亚误服的洗衣液不多,经催吐、护胃、增加摄入液体等对症治疗后,她于两天后就痊愈出院了。一旦发现宝宝误食,并出现症状怎么...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逾半数青年饮用功能饮料后出现呕吐、胸痛、甚至癫痫等副作用。研究人员建议青少年慎饮功能饮料。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调查2055名青年饮用功能饮料情况,发现24.7%的青年饮用后心率较快,24.1%入睡困难,18.3%头疼,5.1%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症状,3.6%自述胸痛,0.2%的人甚至发生癫痫。另有5%的调查对象出现不良反应后就医。在由《加拿大医学会会刊...[详情]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周年来,大量新生儿出生。据国家卫计委预测,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将超1750万。在愈加火爆的母婴行业,家政市场更为紧俏起来。其中,催乳师因需求量大、收入高而逐渐成为热门职业。从事家政服务业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春节将至,人们陆续返乡过年,保姆、月嫂、催乳师市场出现紧缺情况,其薪水也随之上涨。而高收入带来的却不一定是高质量的服务,《工人日报》记者就催乳师市场进行调...[详情]
2015年6月21日,江苏一4岁女童误喝了父亲装在饮料瓶中的工业洗洁剂,导致孩子肺部出血,至今仍在抢救当中。...[详情]
送餐车编号挂牌“上岗”实现一人一车对应管理,市民可举报违章,核实后将对送餐员采取罚款、培训等处罚措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