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种植,要经过至少为期3年的土地转换期,在这3年转换期里,就要严格执行有机食品种植的标准,包括严格监控空气、水源、土壤,坚决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 在土地转换期间生产的农产品称之为有机转换产品,不得称为有机产品。3年转换期间,有机认证机构每年要对其各项数据进行检测监控,3年期满,如数据无法到达标准则继续转换,如符合标准,则授予有机认证证书并成为正式的有机种植地。 凭借更天然和原始的种植方式,有机食品往往被人冠以“更安全、更健康、更有营养”等概念,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有机食品有传说得那么神...
一般产品都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数据,包括: 食品中所含的能量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碳水化合物含量 钠的含量,以及这些含量占一日营养供应参考值(NRV)的比例。 在营养成分表中,能量的标准国际单位是千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千卡,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换算一下,1kJ=0.2389kcal。 ...[详情]
研究发现,有机水果和蔬菜含有的抗氧化物比普通食品多40%,科学家相信这种物质能够减少患癌症和心脏病的几率。他们还发现,有机食品中铁和锌等有益健康的矿物质含量也较高。 研究项目的协调人卡罗·雷弗特称,吃不吃有机食品差别非常大。“如果有多出20%的抗氧化物,你就不用让孩子每天吃五份水果和蔬菜,可能一天四份就可以了。”他说。 上周末,英国食品标准局证实正在对这一研究进行审查,随...[详情]
“推荐:儿童健康营养食品”,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谣言,生活中不时出现:紫菜是塑料做的、西瓜用了膨大剂、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等等。让消费者觉得简直无从下口,吃什么都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关于食品谣言,你知道多少? 四川网友心花路上:为何会有这么多食品谣言?主持人:民以食为天,食品谣言最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因此,有一些团队化的造谣组织,有目的地制造食品谣言,有的是为了追求点击量,有的是有商业利益的黑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不负责的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专家们的反应往往跟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导致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占据了上风,形成了谣言经常出现的情况。江西网友九江青年:如何判断哪些是食品谣言?主持人:全媒...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来了!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一个个新名词让我们铭记。据统计,我国去年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8万起,食物中毒20余万人,每年260万的癌症发病人数中有1/3...[详情]
记者15日从北京市食药监局获悉,根据近日施行的《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运动营养食品不得做任何功能声称,如有不适宜食用的特殊人群,应同时在标签中标示。7月11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出台《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对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和销售做出了明确要求。据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处处长李键介绍,运动营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同于保健食品。因此,《审...[详情]
没有统一国家标准。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辣条为代表的部分休闲食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详情]
“这就是所谓的‘营养午餐’?”2月23日,有网友发帖,对成都市新都区木兰中心小学的“午餐营养问题”提出质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