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腐烂变质、霉变食物具有极其严重的潜在危害,损害人体健康,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和慢性食物中毒。 (1)急性毒性。一般情况下,腐烂变质食品常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出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健康;重者可在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出现症状,抢救及时可转危为安,如贻误时机还可危及生命。有的急性中毒,虽经治疗,但仍会因为食物中毒而留下后遗症。 (2)慢性毒性或潜在危害。有些变质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较少,或者由于本身毒性作用的特点,并不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往往会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可以表现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大量动物试验研究资料...
爆米花是用大米、玉米、黄豆等经膨化而制成的食品。它香脆可口,深受儿童的喜爱。可是,经有关人员取样化验,结果发现爆米花的含铅量很高,有的竟高出国家标准500倍以上。儿童对铅较敏感,吸收率比成人高数倍,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的有铅污染的爆米花,可引起中毒。 那么,爆米花是怎样被铅污染的呢?原因就在爆米花机上。用爆米花机加工爆米花时,需要加温、加压。为了保证铁罐的密封,罐盖内需填垫一层...[详情]
据食药监总局网站20日消息,近期,我国南方部分海域发生赤潮,贝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食药监总局提示,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爆发高峰期不要采购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以免发生贝类食物中毒事件。6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慎食贝类海鲜的消费提示。6月14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贝类质量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为避免发生贝类食物中毒事件,食药监总局6月19日发布了关于加强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一、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要查验贝类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并承担购买者食用后中毒...
炎炎夏日,一些市民选择到海边游玩,在享受美景之余,更享受了海鲜大餐,而小龙虾也是吃货们的首选,在满足自己口福的同时,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担忧,那么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我们也需注意,每年因此住进医院的人不在少数,佰佰安全网专注安全常识的小编为您盘点了近年来发生的因海鲜中毒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福建:73人吃海鲜致食物中毒2013年9月15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30...[详情]
“路边的野菜不能随便吃。”大家遇到类似下面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4月19日,家住贵阳市万江小区27岁的赵先生与妻子,食下一盘凉拌鲜黄花菜后中毒。11时许,经治疗,赵先生的中毒症状已有所好转。他说,4月18日,他与妻子在龙里游玩时,买了一些新鲜黄花菜回家炒了吃,起初并未出现任何异常。次日上午,赵先生担心黄花菜放久不新鲜,便将剩余的黄花菜放入锅中随便煮了一下,便拌入稀饭食用。约40...[详情]
6月11日晚上,一家人难得在禁渔期吃了一大桌海鲜,其他人吃了都没事,唯独老宋吃了以后肚子痛,更是在两天后病危、直接进了ICU抢救。...[详情]
7岁的个体商户许先生去年冬天飞往海南当起了“候鸟”。本身就喜欢吃海鲜的他过足了“馋瘾”,在海边吃渔民刚打捞上来的海鲜时,不经煮熟就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