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热二氯甲烷安全知识
二氯甲烷常温下易挥发,虽属低毒性,但进入人体遇热和潮湿可分解出盐酸、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剧毒的光气,可加重对人体的危害。国内外报告的DCM急、慢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其毒性作用日益凸显。二氯甲烷可经由吸入、口服或皮肤接触而中毒。急性接触可导致黏膜、呼吸道剌激、头痛。较高浓度可抑制中枢神经糸统及导致呼吸衰竭。皮肤接触可致刺激感或灼伤,若浓度超过50000ppm可致对生命产生立即危险。 1. 五官:对眼睛具刺激性。直接接触可致角膜或口腔黏膜灼伤。 2. 心脏血管系统:曾有个案因吸入过量致心绞痛、心肌梗塞致死。 3. 呼吸糸统:咳嗽、呼吸道刺激。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 4. ...
-
二氯甲烷干燥
将回收的含水二氯甲烷静止分层,然后冷冻至-2℃以下,使其中的水分结冰,然后将冰过滤分离。该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除水效果较好,可使二氯甲烷中水分含量降低至0.5%以下。 二氯甲烷和水是共轭溶液,本来就不能很好分层。你要的溶质主要集中在二氯甲烷层还是水层?如果集中在二氯甲烷层,并且溶质不与一般无机盐反应,可以向水中加入不含铝、氯、银的可溶盐(推荐硫酸钠)。否则的话,适当升温对...[详情]
-
二氯甲烷沸点
二氯甲烷微溶于水,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醚、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室温下二氯甲烷难溶于液氨中,能很快溶解在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甲酰胺、环己胺、乙酰乙酸乙酯中。相对密度1.3266(20/4°C)。熔点-95.1°C。沸点40°C。不可燃低沸点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剂、制冷剂和灭火...[详情]
-
二氯甲烷密度
二氯甲烷被广泛的用于医药,塑料等工业上,是一种不可燃的低沸点溶剂,那么二氯甲烷密度是多少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详情]
-
二氯甲烷清洗
二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2Cl2。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和甜味,...[详情]
汽化热二氯甲烷安全新闻
这几天,南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大概是“热死了”。除了宅在空调房,最想就是喝冷饮,抱着一大罐雪糕任性挖挖挖!不过要小心,有人因此吃到“脑结冰”!还有喝冰啤酒导致肚子“爆炸”!天热少吃这东西 以防“热死”!6月1日以来,广西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3日,那坡、德保、靖西、龙州、凭祥、崇左、宁明等地,最高气温打破当地6月极端最高气温历史纪录。4日,崇左、宁明分别以41℃、39.9℃再次打破6月最高气温历史纪录。龙州县3日、4日分别以41.2℃、41.1℃的最高气温,登上广西最热市县榜首。据统计,至5日下午4时,我区共计79个站气温高达30℃以上,其中20个站气温高达35℃以上。南宁市自...
-
北京中关村二小家长发文:孩子遭欺凌引热议
“我现在需要点时间去专心陪孩子,他的情绪还不是特稳定,我也需要调整下情绪,才能更好的面对孩子,带他走出困境。”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到校园霸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未来网记者联系到该名家长,家长表示目前孩子还处于情绪不稳定状态。今天中午中关村二小对外发布声明称,“学校一直在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但此声明发出后,被多数网友...[详情]
-
热的不能自己!小伙泉州开会被热晕
泉州到底有多热?来自河北秦皇岛30岁的小伙子晋先生,前几天出差来泉州开会,没想到被“热”病倒了,却差点送了命。 15日晚上8点多,晋先生被送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急诊科,急诊科苏医生介绍,晋先生送来时,已经昏迷了20分钟,整个人不省人事,双眼翻白,手脚抽搐,高烧40度以上,心律失常,属于休克状态,情况非常凶险。经过好几个小时的连续抢救,反复降温、输液等措施,晋先生被...[详情]
-
-
汽化热二氯甲烷安全产品
热奶器
宝宝的体质较弱,对饮用奶、水的温度要求较高,热奶器能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对牛奶、果计保温、加热,使其符合宝宝饮用的温度。由于热奶器具有保温、加热功能,热奶器亦适用老年人群。...[详情]
周边产品
热熔玻璃
热熔玻璃又称水晶立体艺术玻璃或称熔模(Ssgging)玻璃。热熔玻璃属于玻璃热加工工艺,即把平板玻...[详情]
吹风机热传感器
吹风机热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对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参数进行检测的装置...[详情]
与汽化热二氯甲烷相关的文章
说到甲烷,很多人都会想到沼气,作为一种清洁型的燃料甲烷的使用频率很高,特可以从沼泽、湿地中释放出来,是天然气中很重要的成分之一,而且高温...[详情]
众所周知,进入“暑伏”后,得经过三个“伏”——头伏(出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伏天才算结束。 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今年中伏为20天,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 不过,”双中伏“不意味着闷热天气一直持续20天。中伏天数是按从我国古代就已流行的传统历法中的“干支纪日法”计算的,与节...[详情]
寒冬已至,驾车上路前需要对车辆进行预热,这是开车人皆知的常识。可究竟冬天来了如何热车呢?...[详情]
产褥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发病率约为6%,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多发生于剖宫产产妇。从时间上来说,夏季发生产褥热的比例较高。那么,产后如何应对产褥热呢?佰佰安全网来介绍一下相关产后护理小知识。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即为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产褥疾病...[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