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即使乳糖酶缺乏个体,也可耐受少量乳类(120ml至240ml),不会出现不耐受症状。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总量,一般乳糖限量为12g。少量多次食用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反应,一次食用量不超过250ml为宜。只要每次饮牛奶时能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总奶量,就可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请注意,婴幼牛奶过敏患者请选择羊奶或其他奶制品。 2、不宜空腹饮奶。有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饮奶。在进食其它食物的同时饮用牛奶,例如乳制品与肉类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时食用时,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3、先用发酵乳(如酸奶)代替鲜乳。发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30%...
虽然两个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都是反复腹泻排粘液甚至血丝便。但是食物过敏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食物的一个过度的病态反应,而乳糖不耐受是身体缺乏了消化酶引起的不适,所以它们的病因和致病机理是不一样的,治疗也不尽相同。 ●食物过敏需要逃避过敏原,而乳糖不耐受需要逃避的是食物中的乳糖。 ●食物过敏需要到3岁以后才逐渐消失,而乳糖不耐受在病因去除后规范治疗2-3周症状就能逐渐消失。 ...[详情]
在医学检测中,常见的有14项,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另外,还有90项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供选择,包括蔬菜、肉类、酵母、水果等。 28769名被调查者有29.63%鸡蛋不耐受,24.56%螃蟹不耐受,13.88%牛奶不耐受,12.04%虾不耐受,11.11%鳕鱼不耐受,7.18%大豆不耐受,4.14%玉米不耐受。而...[详情]
某部电视剧里面的一个角色就因为吃了小龙虾浑身发红,昏厥送进送进医院,这部电视剧的这个角色由于太现实在网络上非常火爆。也让不少人了解到...[详情]
人体的维生素与蛋白质相信各位在平时生活中肯定十分注意,对于高蛋白食物与高纤维食物也是搭配得当,毕竟这关乎人体健康成长,但食物不耐受的...[详情]
最近,浙江萧山一位姑娘意外的发现,用热水烫洗过的苹果,居然会渗出点点滴滴的红色“血珠”,看起来有点惊悚。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山网友“丑八怪的诱惑”发帖说:热开水泡过的苹果冒“血珠”是什么情况?平时喜欢吃水果,买的苹果都是蛇果,刚才中午饿醒,起来想直接啃苹果,又怕冷,就把苹果泡在刚烧开水的盆里,然后吃了个午饭回来,苹果就如下图…… 吓得我一愣一愣的!擦干净过后,又会冒出来红的…… 把泡过的和没泡过的放一起比较了下,颜色淡了很多。有没有懂的人,给我分析下这是什么情况? 苹果洗了个“热水澡”后,居然会“流血”,这一奇怪的现象,很自然地会让人产生联想。有网友回帖说:“这是被无良商家染...
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面包、奶酪等食品放的时间有点长,边缘长出了绿毛。可发霉的地方不多,将东西全部扔掉有点可惜,把发霉的地方切掉,剩下的食品看上去没问题,但吃进去又怕有害健康。那么食物发霉了还能吃吗?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农业和食品方面的专家艾尔萨·霍金博士说,是扔还是吃,取决于你如何平衡健康和食物浪费,也取决于食物的性质。17日一则相关报道援引霍金的话说,如果发霉...[详情]
两天来,“鱼”成了热词。北京“活鱼下架”的原因从“水体污染”到“抽检泄密”等,但均被官方辟谣。鱼还能吃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活鱼风险是可控的,没必要过度担心。今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对外称,2015年至今,全市共抽检水产品2661个,总体合格率95.94%。近两年来发现的问题包括无机砷、镉、硝基呋喃类代...[详情]
近日来阴雨连连,一些较为隐蔽潮湿的地方长出了黄色、灰色甚至是白色的小蘑菇。这些小蘑菇的伞盖小的有一元硬币大,大的足足有一个网球大小。...[详情]
1月19日下午,四川达川区一老太买回猪肉后,竟发现猪肉在黑暗环境中会发光。对此专家表示,发光是因为猪肉吃了含磷的饲料,建议市民不要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