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与我国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称为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绿色食品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称为“绿色食品工程”,其注重生产基地、环境、食品检验、市场运行和科研教育等各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联系。绿色食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标准规程、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及运输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在参照国外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标准的基础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结合国情将绿色食品分为AA级绿色食品及A级绿色食品两类。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我国以往制定的标准根本区别在于:绿色食品生产以高新科技为手段,以净化环境为基础,培育高产、优质、无病虫害的动植物品种,对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是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风险。高度分工的现代城市生活,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吃到自己种植或生产的食品;甚至因为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外食的概率增加,食用他人所准备的熟食,已经是现代人的生活现实。因此,确保日常食品的安全,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中国显然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震惊国人的上海福喜食品事件,是中国大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最新的案例。...[详情]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来了!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一个个新名词让我们铭记。据统计,我国去年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8万起,食物中毒20余万人,每年260万的癌症发病人数中有1/3的癌症患者是“吃出来的”。面对这骇人听闻的数据,我们该如何突破重围,坚守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呢?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食品的...
兰州作为国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试点地区,目前已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由最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截至10月上旬,全市已有8700户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商超、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门店被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食品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饮也有数千户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初步实现入网农产品、肉类蔬菜和重点食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风险可防,...[详情]
今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今起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就《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报告,相比二审稿,三审稿对食用农产品销售许可及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报告指出,二审稿中要求,从事食品销售,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农民出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取得许可。对此,三审稿结合社会公众及相关部门反馈,对上述情...[详情]
继安徽芜湖接连两家幼儿园被曝出“孩子吃的鸡腿发臭,大米霉变生虫,白醋过期”等食堂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后,25日,当地再次查出第三家幼...[详情]
中国将自12月起执行食品安全新规,违法违规者最高可被处以年收入10倍的罚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