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上“儿童”标签 身价飙升 如今,熊孩子们正餐外的食品费用已成为家庭重要开支之一,儿童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记者采访发现,超市货架上有各种“儿童食品”,包括饼干糕点、含乳饮料、果汁等,几乎涵盖各类食品,以儿童牛奶、奶酪和面条最受欢迎。这些食品绝大多数“价格不菲”,比普通款的贵1~3倍。 超市里某款猪肉青菜馅的“儿童小水饺”,比普通水饺重量少近一半,价格却高出几元;“儿童面条”也比普通面条贵10多倍。儿童奶包装规格虽以100ml~200ml小包装为主,但价格普遍偏高。一些进口儿童成长牛奶(200ml)售价为6.4元,同规格普通牛奶仅为2.5元/盒,高出2倍。热...
一、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既时髦又陌生的名词,很多人不是太了解到底什么是“有机”?“有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有机”其实是在1924年,由德国一个叫施泰纳的博士所提出的。那么为什么是在欧洲的德国首先提出了“有机”这个概念呢?这跟欧洲大的历史社会背景是有关的。 德国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在相继近四五十年的时间里,德国经历着大面积的战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包...[详情]
“专家提醒,孩子性早熟都怪“垃圾食品””,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一直是人们争论不完的话题。2015年1月28日,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题为《阿斯巴甜,福兮祸兮?》的文章引发关注。文章内容主要是为“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正名,并用欧盟相关评估报告进行补充证明。 据了解,这次争论的起源在于,美国的一家NGO宣称有三项独立研究的证据证明阿斯巴甜致癌。但钟凯认为,这三项研究之所以说“独立”,很可能是因为在科学界得不到认同。因为“真相是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还挺不错,欧盟去年专门发布了再评估报告”。阿斯巴甜,别名阿斯巴坦、APM。它与糖精等同属于“甜味剂”。毋庸置疑, 甜味剂的诞生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它...
“西瓜和桃子同时吃会导致死亡”“西瓜打针变甜”“紫菜和粉丝都是塑料做的”“紫薯有染色问题”……近年来,类似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谓层出不穷,并在人们的社交平台中频频刷屏,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近日,上海食药监局和食品与安全杂志共同开设科学实验课堂,专家亲自上阵,为群众演示简单的小实验,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一开场,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志英,就和上海市食品...[详情]
无糖食品 充斥甜味剂“非油炸” 隐藏看不见的危害“三看”识别健康食品“非油炸” 隐藏看不见的危害如今的“非油炸”食品在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薯片、锅巴、虾条、脆条、方便面等食品中均能找到“非油炸”的踪迹。“非油炸食品并非不含油”武汉市质监局武汉质检所食品中心专家李珺却介绍,非油炸的过油方法不同于油炸,用的是热风烘干喷淋食用油工艺,脂肪含量和热量—般相对于油炸型低—些,但有时也会更...[详情]
在谈到金箔入酒的必要性时,陈君石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他说,国际上的金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着色剂使用的,是为了满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