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比平原更容易形成逆温层,冻而雨的成因之一就是逆温层。所以山区比平原更容易形成冻雨。这个逆温就是这样的:高空温度比近地面高,且高于0°C,水在这个层次是液态,也就是雨。而近地面的温度比高空低,且低于0°C,雨水下来后,在地面凝结成冰。 冻雨之所以在山区出现较多,与那里的冬季水汽条件、气温和地理位置都有关系。我国的气候主要受季风影响,冬季偏北风导致冷空气频繁南下,同时暖湿气流又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冷暖空气的交锋就产生了降水,而一旦大气各层的温度"适宜",冻雨就会形成。此外,冻雨还多发生在高海拔的地区,比如贵州省的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这里的气温约比同纬度地区低6℃左右。...
这意味着,奶粉将随时接受追溯性抽查。另外,自治区在实行婴幼儿配方奶粉专柜专区销售的同时,还将试行药店专柜销售。 昨日,由自治区食安办编制的《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发布。 这其中最为醒目的是推行婴幼儿配方奶粉电子信息化管理,以此实现产品全程可查询、可追溯。 这一工作主要由工商部门负责执行。具体方案是,自治区所有婴...[详情]
“留守”的标签,会反噬孩子们的自我。身心健康而有创造力的儿童,才是家庭与国族的终极希望之所寄。那么贵州山区留守儿童政策是什么?下面和...[详情]
当人们对食物造假深恶痛绝的时候,也有一批利用大家“痛点”的食品安全谣言应运而生。而这其中带有图片和视频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然而事实上,有时候眼见未必为实,有图也不一定就代表了真相。下面对社交网络中常见的几个带有图片和视频的谣言进行盘点。那么,一起来见识一下谣言的脑洞。塑料大米网上一个关于“塑料大米”的视频被疯转,视频中显示有人正在把废塑料塞进一个轰鸣的机器,拉成丝线一样的东西,然后又通过另一台机器,切成了小颗粒。于是视频发布者就说,这是用塑料在造假大米。实际上,这些塑料的颗粒是工业原料,不可能拿去当大米卖。一方面是因为颗粒形状一看就不像大米,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家比大米...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来了!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一个个新名词让我们铭记。据统计,我国去年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8万起,食物中毒20余万人,每年260万的癌症发病人数中有1/3...[详情]
兰州作为国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试点地区,目前已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由最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截至10月上旬,全市已有8700户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商超、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门店被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食品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饮也有数千户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初步实现入网农产品、肉类蔬菜和重点食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风险可防,...[详情]
继安徽芜湖接连两家幼儿园被曝出“孩子吃的鸡腿发臭,大米霉变生虫,白醋过期”等食堂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后,25日,当地再次查出第三家幼...[详情]
“食品安全云”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2014年以来,贵州提出大数据发展理念,推进以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