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是一把影响儿童健康的双刃剑。我国城市儿童的零食以冷饮、油炸、膨化食品为主。研究人员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吃零食说成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但要积极引导,让儿童少年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 含糖饮料是被人忽视的“甜蜜陷阱”。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饮用量从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其中2/3是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的“糖”暗藏着健康危机,过量饮用,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引起肥胖、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和龋齿等疾病。 在外就餐是孩子抵挡不住的诱惑。快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儿童少年快餐的消费频率有明...
现在出售的许多玩具融进了声、光、电现代科学技术,家长都很乐意为孩子购买。殊不知,噪音越大的玩具,对婴幼儿的听力危害也越大。许立军表示,孩子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如果儿童玩具发出很大声响,就可能会给婴儿的听力造成伤害。 日常普通谈话声为30-40分贝,高声说话为80分贝以上,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对小儿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当达到80分贝时,儿童就会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音经...[详情]
随着春节放假、超市促销,老百姓开始置办各种年货,新春佳节“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食药监总局将加强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加强节日热销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和节日餐饮服务监督检查。针对春节消费特点,食药监总局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检力度,以米面粮油、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酒类、保健食品、饮料、茶叶、调味品、糕点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生产集聚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旅游景区、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等为重点区域,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食品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对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水产品禁药问题,食药监总局也要求各地开...
发生交火的路段 缴获15.09公斤冰毒 落网的嫌疑人“有枪!撤!隐蔽!”禁毒民警正在追捕两名嫌疑人,突然遭遇埋伏,在空旷处“赤裸裸”地暴露着。民警们赶紧以车辆为掩体,与对方交火……6月24日,龙陵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破获一起特大武装走私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缴获毒品15.09公斤。埋伏!拦车!6月22日,龙陵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得到情报称:“近期将有境外贩毒团伙运输一批毒品入境...[详情]
一些网络食品谣言往往容易造成食品安全恐慌。近日,朋友圈一则“网传茄子小米与蘑菇不能同食”的消息被疯传。专家对此表示,这样的结论并无科学依据。蘑菇是人们日常普遍食用的一种食材。可是近日,朋友圈内流传着一则17人因食用蘑菇不当中毒去世的传言。文中还指出,蘑菇不可和茄子、小米、大黄米等食物同吃,否则会产生毒素。那么,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网传:多人因食用蘑菇不...[详情]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近年来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近10年来一直顶着“垃圾食品”头衔的方便面终于迎来了权威部门的辟谣。...[详情]
5月5号晚上9点多钟,一名女学生匆匆来到梅江公安分局东郊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在梅城院士广场游玩的时候,因为一时疏忽导致手机被偷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