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食品五大安全问题 1、食品质量与儿童嗜好的矛盾 儿童时期是个幻想的季节,他们对东西的喜好,总是五彩斑斓的。因而商家为了使儿童食品更适合儿童的口味,为增加食品的色泽、口味,在食品中添加色素、香精等,这样就增加了加工食品的有害的成分,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2、家长要分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目前,大多数家长并不能真正认识为什么要食用营养强化食品,只是从广告和报道去判别孩子吃了什么好,就去买什么;并且认为孩子吃了营养强化食品比普通食品的作用大,造成孩子的“精食”“偏食”,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儿童来说:奶粉每天可以喝(有质...
儿童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详情]
垃圾食品是指营养成分少、添加剂多(或者含有有害成分)、且没有特殊保健功效的食品。长期食用垃圾食品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常见的垃圾食品有...[详情]
2015年1月6日,“被告人宋河新、王金凤、张嘎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等11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经过多方收集准备后,在河北法院正式宣判,29名危害人民食品安全的被告人逐一受到相关刑罚。三名犯案人员中,被告人宋河新以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罪行最为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据通报,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7年、2008年,被告人宋河新在沧州市运河区先后成立两家明胶公司,并于2010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为达到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宋河新指使张嘎等到山东等地大量购买工业明胶,并使用不同冻力值工业明...
食品安全事件历来都是关注热点,2015年3月11日上午,北京市大兴法院对2010年-2014年所审理的涉及食品安全纠纷的案件进行了梳理详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商场、超市等食品销售商大多数是被告,消费者熟知的物美、美廉美等知名大型超市也在其内。 经统计,大兴法院2010年-2014年所受理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共计22件。其中,2010年为5件,2011年为2件,2012年为4件,...[详情]
北京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部署,于1月26日启动“净网护网2018”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督导网站清理违法有害信息61万余条,破获涉网案件700余起,抓获嫌疑人480余名。专项行动中,在北京市公安局统一领导下,网安总队联合刑侦、治安、经侦、禁毒、机动侦查、环食药旅安保等部门和各分局,充分运用网安实战应用平台,强化警种协作配合,对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等违法犯罪开展专业化...[详情]
犯罪团伙利用生猪保险理赔补偿政策,以勾结、收买保险公司保险员等方式获取病死猪信息,从养殖场或农户手中低价收购病死猪,将本应做无害化处...[详情]
12月4日,四川眉山最大食品安全案——彭山区永得利食品公司“牛肉干添加病死肉”一案公开宣判,该公司老板杨守东获刑15年罚款500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