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从食物中毒的危害原因、三无产品的危害、预防食源性疾病、常见食品安全风险、如何识别绿色食品及健康饮食等多方面结合真实案例对孩子们进行了生动、详实的讲解。通过宣传教育,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如:经常洗手,保持清洁,每次接触食品前都要洗手。食物要完全煮熟,生熟要分开等。还认识了绿色食品标识,学会了如何识别绿色食品。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迅速开展学校食品安全自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查,彻底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全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各地各校要全面落实各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到位。要健全并落实各项学校...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筛查资质、摸清底数。 监管部门要注意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逐户检查,全面核查其经营许可证,认真核查食品经营条件,坚决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对于不符合食品经营条件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食品经营者要加以清理或是规范。 集中时间,排查隐患。 对于校园周边存在的消费量比较大的饮料,垃圾食品以及“五毛”与“一元”低价食品等食品,对于注意面向学生的食杂店、餐饮服务...[详情]
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一般是指某组织或企业,通过一个第三方机构对其产品,进行第三方的评价,该机构必须是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下面跟着佰佰...[详情]
超市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食品的检查工作,超市食品安全检查包括什么?佰佰安全网知识库中有非常专业的解答,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一下。...[详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二司副司长范学慧30日说,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食品”新业态乘势而上。食药监总局下一步将加大网络食品安全的监测和违法查处力度,促进网络食品经营健康发展。范学慧在当天举行的2017中国食品发展大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为3500多亿元,占全国餐饮业营业总额10%左右。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食品”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为解决“互联网+食品”新业态快速发展带来的监管空白,规范网络食品经营行为,食药监总局在11月初发布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范学慧就此指出,办法主要按照“线上线下一致”...
近期,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学校和企业食堂接连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对广大师生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集体食堂具有就餐人数多、就餐时间集中、供餐量大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现对集体食堂管理者及开办者提出以下警示:一是要严把原料进货关。严禁采购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类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详情]
在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因而,农村地区成为我国食品消费市场的最大区域,自然而然成为问题食品的转移地和消费地,城市里的食品安全监管比较严格,于是,那些在城市被查处的食品商家,纷纷进军农村食品消费市场。 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80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57个,查扣问题食品153吨,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388宗,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件……这是近3个月来,海南省全面开...[详情]
检查人员深入辖区内的农贸市场、饭店、小吃部、副食店、熟食、超市等食品生产企业,重点对肉制品、蔬菜、粮食,凉菜制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详情]
当然,食品安全总的原则应当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发应对、事后改进。围绕这个原则进行全领域、全链条、全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的顶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