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唐代,虽没出现大规模的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但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其中涉及许多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晚年身体欠佳,医生让他吃茯苓治疗,没想到集市上卖的却是用老芋头假冒的茯苓。柳宗元进食后病情反而加重,遂怒作《辩茯神文并序》:“呜呼!物固多伪兮知者盖寡,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祸。”另外还存在其他问题,如短斤少两,酒中掺水。中唐诗人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反映:“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初浓后薄为大偷,饮者知名不知味。”由此可见,唐代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存在,并且危及生命安全。 为此,唐朝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如在宫廷内设置了尚食局和太官署,专门负责掌管膳食...
1、净化市场源头 重点应对人民每天需食用的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严加控管,进行规范型、创新型种植、生产结构及生产保障体系调整。市场上的食品应由大型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国家认可的种植专业户、集团,生产厂家的食品占绝大部分,对落后的、零星的、质量无保障的种植户、生产小厂适时淘汰,或成无人问津而自灭。净化市场源头是重点,这一步抓好了,购者放心。 2、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 ...[详情]
1、把好食品安全关,健康快乐人人欢。 2、人民健康兴百业,食品安全利千秋。 3、食品卫生,法律保障。 4、食品卫生法是保障您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5、三无食品少去碰,小摊小贩离远点。 6、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7、多吃蔬菜,多吃瓜果,健康身体人人有。 8、食品卫生,连着你和我,连着千万家。 9、食品卫生得注意,若是马虎要不得。 1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详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全国两会已经启幕,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将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凝聚成决胜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在两会期间...[详情]
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有哪些有内容有好多,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食品安全隐患一直是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一根毒刺,越来越多的人对食品安全问题...[详情]
北京3月7日电据新华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对全国两会的关注度近四年来逐步上升,今年有超过九成的网民对两会持正面评价,制度自信明显增强。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网民对全国两会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开幕前的舆论热度指数从2014年的76.67上升到了2017年的90.62;网民对两会持正面评价的比例从2014年的80.7%上升到2017年的93.6%。“会场外的民众关注会议进程并通过网络渠道反馈意见、表达态度,这本身就是民主的参与。而持正面肯定的网民比例持续上升,则从一个侧面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各项政策很得民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曹培鑫说,“两会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
两会建议制定“反虐待动物法”,严把食品安全关卡“2013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列入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今年,我提出进一步的修订补充意见。”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罗胜联说。“当前,野生动物物种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是非法捕猎(贸易)和栖息地丧失。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鼓动了消费野生动物的巨大市场,因而野外野生动物受到的威胁极为严重。”针对上述问题,罗胜...[详情]
2017年全年假期都赶上周末!这个尴尬的事实想必小伙伴都知道了,但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又有一大波关于休假的好声音,让许多网友欢呼! 2017假期安排 清明节4月2日~4月4日,共3天。4月1日(周六)上班 劳动节 4月29日~5月1日与周末连休共3天 端午节:5月28日~5月30日,共3天。 5月27日(周六)上班 国庆节10月1日~10月8日,共8天。9月30日(周六)上班。...[详情]
滕佳材强调,“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两会”成功举行的重要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从讲政治、讲大局、敢...[详情]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爱吃臭豆腐的人们的口头禅。可面对“夺命臭豆腐”,最靠谱的还是管好自己的嘴,控制好自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