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某员工冒用他人名义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2018-02-25 11:31:05
1988人阅读
导语:

摘要耿某2014年1月刑满释放,2014年3月耿某应聘到A公司工作,担任保安,并以其同乡刘某的名义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某员工冒用他人名义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某员工冒用他人名义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耿某2014年1月刑满释放,2014年3月耿某应聘到A公司工作,担任保安,并以其同乡刘某的名义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2014年6月,该公司在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时,发现耿某提供的身份证不是其之前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刘某”,于是通知耿某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该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呢?2014年7月2日,耿某向绵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及支付2014年6月工资。该公司辩称,耿某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要求驳回耿某的仲裁请求。

绵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认为,耿某故意向该公司隐瞒其真实情况,冒用他人名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的如实陈述义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故耿某存在欺诈行为。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的规定,耿某与A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属无效劳动合同。该公司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五项“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的规定,耿某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没有法律依据。耿某与该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虽属于无效合同,但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属实,耿某也为该公司提供了正常的劳动,故该公司应当按照《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向耿某支付工资。该公司在解除双方劳动合同时,扣发耿某的工资没有法律依据,应当予以发放。据此,裁决A公司向耿某发放扣发的工资,驳回了耿某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仲裁请求。

如果想了解相关法规解析和案例可关注佰佰安全网的安全说法频道。让你的生活更安心。

责任编辑:赵骏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