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信息泄露事件频现挑战隐私安全底线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2015-06-26 18:21:26
2556人阅读
导语:

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发人深省。想要找到信息泄露的应对方法就需要我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系统回答保护信息安全常见三大问题: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信息泄漏事件频出的原因?针对信息泄漏问题,个人的预防及应对措施是什么?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近年来,信息泄漏事件频频出现,网络信息安全底线屡遭挑战。众多网友对此表示不能再爱了,不过对于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的网络,想要说分手又谈何容易?许多时候,我们在面临信息泄漏事件的时候,只能默默祈求自己别中招,另外再对自己弱弱地说一句,我会尽量保护好自己的。不过佰佰安全网小编深究大家一句“面对信息泄露问题,你真的懂得如何保护你的隐私安全吗?”想要完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弄明白三个问题,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信息泄漏事件频出的原因?针对信息泄漏问题,个人的预防及应对措施是什么?

一、网络信息泄露事件

典型事例一、携程网被曝系统存漏洞 用户信息泄露

携程网被曝系统存漏洞 用户信息泄露

乌云漏洞平台2014322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携程系统存技术漏洞,可导致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泄露。漏洞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信用卡背面的三位数安全码)码等。这意味着,一旦这些信息被黑客窃取,在网络上盗刷银行卡消费都将易如反掌……[详细]

典型事例二、2014英语职称考试网络考生信息遭泄露

英语职称考试网络考生信息遭泄露

2014年2月,北京的白先生和同事一起在人事考试中心官方网站报名参加2014年职称英语考试,可是在报名后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短信和电话……[详细]

典型事例三、社保信息大范围泄漏事件

社保信息大范围泄漏事件

沧州市社保局某系统存在漏洞,270万医疗、养老、社保参保人员敏感信息疑遭泄露一条中,平台显示沧州市已于昨日下午333分提交反馈,表示已经修复;另一条有关沧州社保局的漏洞信息也显示于昨日1536分修复……[详细]

典型事例四、12306用户信息泄漏事件

12306用户信息泄漏事件

2014年1225日,乌云网披露,逾1312306网站用户信息遭泄露,案发当日晚,犯罪嫌疑人蒋某某、施某某2人被抓获,同时本次信息泄露事件原因已查明,2人通过收集其他网站用户信息以撞库手段登录其他网站以牟取更多用户信……[详细]

二、信息泄露是如何泄漏的?

信息泄露是如何泄漏的?

1、全方位解析信息泄漏方式

互联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突出,由此滋生出的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以其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导致这一产业几乎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人们因此而蒙受的损失更是惊人!事实上网络信息泄漏的主要途径无非有以下两种方式,要么是用户主动提供,要么则是网络服务商对于用户网络行为的跟踪……[详细]

2、信息泄露途径揭秘,上网者皆有份!

随着互联网快速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网络变得更方便快捷,吃饭有大众点评、美团、外出有携程订机票酒店接送车辆,购物有淘宝天猫京东,找工作有智联,找对象有世纪佳缘……无论什么网站,什么APP,都会收集一些你的个人信息,也因此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详细]

三、信息泄漏事件频现原因

信息泄漏事件频现原因

1、信息泄露事件频现原因剖析

近年来,信息泄漏事件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点:1、现存信息安全政策的不完善。2、地方社保管理不规范。也就是既定标准明确问题及执行问题上的探究……[详细]

信息泄露事件频现原因剖析

2、信息泄露事件频现主因是何问题?是是监管漏洞还是法律缺失?

就像上述问题所提到的那样,信息泄漏问题离不开国家问题的两大争论探究点。换句话说,遏止信息泄露事件出现是立法缺失之祸还是监管不力之责?总归该辨出个结果来,谁是主凶?谁是从犯?……[详细]

四、信息泄漏问题的预防应对之法

1、信息泄漏预防之道

信息泄漏预防之道

俗话说:“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事实上在我们保护信息安全的道路上就要学会防止隐私外泄,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随意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下载软件……[详细]

2、信息泄漏问题应对之法

信息泄漏问题应对之法

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外泄,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秩序,这就要求国家跟个人的共同努力。健全法规建设、建立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加密技术开发,个人就需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详细]

3、信息泄露问题自我查询方法

信息泄露问题自我查询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巧用谷歌程序,把谷歌里输入自己的信息,看显示效果……[详细]

扩展阅读:

朋友圈晒娃需注意 提防信息泄密导致孩子被拐走!

发达国家规范网络秩序安全问题经验谈 不得不看!

责任编辑:黄淑蓉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