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是现阶段互联网安全秩序面临的最大挑战,近年来网络信息泄漏事件频频出现,即便是我们在网上做个职称报名考试也有可能遭遇信息泄露引来无限骚扰电话的厄运,一起来看一组相关案例。
现阶段的我们的职称考试都是通过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可是你能想象就是因为报个了职称考试而引来众多骚扰电话的侵袭吗?北京的白先生就是其中的资深受害者,他就是在报名2015英语职称考试的时候赶上了考生信息泄露的那场风波,而频频遭到卖题电话的骚扰。一起来看一下事件回顾。
事件回顾:
2014年2月,北京的白先生和同事一起在人事考试中心官方网站报名参加2014年职称英语考试,“可是在报名后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短信和电话。这些短信电话都在兜售今年职称英语考试“真题”和答案,一天之内多达十几次。白先生的手机满屏幕皆是“独家提供原题”、“零基础通过考试”、“过关再付款”等字眼。更令人惊诧的是,他曾接到一些推销电话,接通后对方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还知道自己的考试类别和工作单位。
当时记者曾在新浪微博以“职称英语个人信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北京、甘肃、陕西、江苏、山东等地许多网友上传截图,吐槽被这类短信电话缠身。一名宁波考生竟收到来自本地、安徽、黑龙江等多地的卖题短信。许多考生感叹,报个职称考试,个人信息居然也会“裸奔”,可疑、可怕又可气。
佰佰解析:网络个人信息是通过何种途经泄露出去的?
事实上网络信息泄漏事件频频出现,由此所滋生出来的黑色产业链准的壮大速度更是惊人!这当然是由于大数据匹配背后的精准匹配商业利益所催生的。现阶段网络信息泄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用户个人提供
所谓用户主动提交,主要是用户在社交媒体、线上支付、网络购物、游戏、求职、租房等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都要求用户在注册时登记相关个人信息。而且许多用都为了方便记忆而将许多密码都设置成统一的或是直接利用纯数字进行代替。
二、网络信息泄露途径
网络服务商对于用户的行为跟踪现如今,许多网络服务商对用户浏览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其中包括对于用户浏览网站、玩网络游戏、使用搜索引擎、网络社交或即时通信工具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更新整理。以用于达到精准广告推送的商业目的。
扩展阅读:
责任编辑:黄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