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防霾口罩反成伤人凶器?

2015-12-14 12:12:09 来源: 佰佰安全网
3357人阅读
事件回放
上一张
  • 女子摔跤遭防霾口罩割脸 掉块肉缝10多针
  • 女子摔跤遭防霾口罩割脸 掉块肉缝10多针
  • 女子摔跤遭防霾口罩割脸 掉块肉缝10多针
  • 女子摔跤遭防霾口罩割脸 掉块肉缝10多针
下一张



《霾赋》

古时候

口罩是一种小小道具

我在这头

强盗在那头

小时候

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惧

我在这头

护士的针头在那头

后来呢

口罩是03年的集体记忆

我在这头

SARS在那头

而现在

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

我在这头

却看不清

谁在那头?

      因为雾霾天必须要带口罩出行,人们编出了一首调侃的诗,然而生活可并不像诗那样轻松,有人因为戴口罩竟然导致脸上缝了十多针,这要是个爱美的小姑娘,估计都哭晕好几回了!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大家戴3M口罩的时候千万不要骑车,我一朋友昨天因为摔车,脸部被口罩上的过滤阀割伤。”

从该网友上传的照片中可看到,伤者嘴角处被戳了一个小洞,口罩上沾满血迹,呼吸阀的四角被摔裂。

当事人陈女士回忆称,7日中午,她骑车在朝阳北路的一个红绿灯路口不小心摔倒,口罩上的呼吸阀将她的脸割伤。

“其实我那一跤摔得不重,如果不是戴这口罩,我的脸也不会弄成这样。” 陈女士说,当时她的脸磕到了地上,口罩和地接触后碎了,口罩呼吸阀里头的十字把她的嘴角处戳了一个洞,其他地方都没有受伤。

“我脸上少了一块肉,昨天去医院缝了十多针。”陈女士表示,由于里头的十字是塑料材质比较硬,其他人也可能会碰到类似情况。“走路也好,还是骑自行车也好都有这种危险,保不齐摔一下,你知道摔哪儿么?”

正在外地出差的陈女士表示,她的3M口罩是朋友在一家药店买给她的,没注意具体是什么型号。

3M公司回应

记者以陈女士朋友身份致电3M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其销售经理回应称,“任何东西都有安全隐患,即使是铅笔用起来也有安全隐患。”他表示,由于他只负责销售,并不清楚口罩在设计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随后,该经理记者提供了一位设计工程师的联系方式。对于3M口罩呼气阀为什么使用塑料类材质,许工程师解释说,“因为呼气阀要轻,同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耐受性,经过综合考虑,他们最后选择了塑料类材质。”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所以我没办法说是不是存在设计上的隐患,您朋友应该是第一例。”许工程师说,带有呼气阀的口罩上市已经快有二十年,基本没听说过因为呼气阀受伤的情况。

此外,许工程师表示,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他们进行过一些正面冲击测试,但像陈女士这种磕碰很难在测试中直观表现出来,因此他目前没有办法判断是哪儿存在问题。

“如果确定是3M的正品口罩,我们也想确认一下我们的产品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他补充说,“如果确实在碰撞破裂后造成了这么严重的面部伤害,我们会向公司研发部门反映,在后期的产品研发中改进这个问题。”许工程师表示,首先要确定陈女士购买的3M口罩是不是真货,并建议陈女士给他们寄去样品后,再进一步沟通。

其实早在2014年4月南京的一位张先生就因为戴了专业的防霾口罩,摔了一跤,脸部缝了200针。

另外还有一则与3M口罩有关的新闻:上海海关工作人员在海量数据排摸中发现不少非洲企业纷纷在中国采购口罩,但在和包括3M公司等相关口罩企业沟通中,却发现那些正规企业的口罩出口量并没有明显增长。长期打假的职业敏感让上海海关法规处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其中存在假口罩出口侵权风险。

但这些假口罩会怎么走?什么时候走?如何不“误伤”正品?海关工作人员带着这些问题一头扎进统计数据和案件分析中。通过数据分析,海关工作人员最终整理并转化了几十条参数,并加载进入海关通关系统中进行24小时监控。

没过多久,上海海关就通过风险布控先后锁定了两批出口境外某国的疑似侵权口罩,随即下达查验指令。不法分子对其中一批假冒3M口罩采取了包装与 货物分离的手法,对另一批假冒3M口罩用了其它货物伪装并隐藏的手法,但这些都没有逃过海关查验人员的眼睛。经过“3M”品牌权利人3M公司的鉴定,两批合计近12万只口罩都是假冒产品。

在拦截假冒口罩出口的同时,上海海关法规处工作人员继续深挖线索,在蛛丝马迹中顺藤摸瓜查到了制假源头。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假口罩制造窝点,保护境内外消费者健康,上海海关及时将案件情况通报给上海市公安机关。公安部门经过缜密部署,最终成功捣毁制假源头。

据3M公司实验室鉴定,海关查扣的两批假冒口罩不仅工艺粗糙而且采用劣质滤材,过滤性能均未达标,消费者如果佩戴这种假冒口罩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现在,那些查扣的假冒口罩正等着接受无害化的销毁处理。

看完新闻,您是否发现戴口罩已经不是防雾霾的最安全的选择了,而且如果选择不当,防霾口罩甚至会成为伤人的“凶器”,那么应该如何更安全在户外防霾呢?


相关报道
不戴口罩也清新

1.云多多防霾帽

雾霾弥漫的时候,不想带口罩遮挡颜值,那么有这么一顶帽子能够随时随地提供浓度高达100万以上的负氧离子,骑车的时候再也不怕摔倒受伤了,美女们还hlod住吗?真的不想让它到碗里来?


2.日本进口Air Supply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世界最早的携带式过滤空气机,挂着脖子上,会发出强力负离子阻挡脸部呼吸区域(眼睛、鼻子、嘴)周围的病毒花粉、尘埃霉菌、香烟烟雾、雾霾等有害气体。只有60克,挂在脖子上不会有沉重感。没有过滤零部件的结构,不需要定期保养及更换过滤部件的费用。


防霾冷知识

1.口罩戴久了更伤身!

现在有的市民出面前就会带上防护口罩出门,这是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佩戴方式不当和佩戴时间过长会导致呼吸出现问题,因此普通市民使用专业医用口罩不太实际,尤其是N95口罩。

有市民对口罩进行了佩戴体验,发现N95口罩质感较硬,防护材料较密闭,佩戴不到20秒,就出现了不适感,呼吸较不通畅。而口罩上也明确标识:不正确使用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内科ICU主任曾勉表示:“这种口罩我们在ICU病房检查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人时才会戴,一出来就会摘下,因为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造成的呼吸阻力就越大,呼吸越费劲,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长时间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晕。”

这是由于口罩不会提供氧气,相反会不同程度地增大呼吸阻力。而呼吸的动力来自膈肌等呼吸肌的运动,也就是说佩戴者需要费更多的力来实现气体交换,对于不是经常锻炼保持心肺功能的男性,这点消耗无关痛痒,但对于呼吸肌薄弱或是心肺功能不好的老弱病残幼就不一样了,呼吸受阻缺氧带来的害处可能会超过颗粒物本身带来的风险,因此这些人在是否佩戴口罩问题上需要慎重。但与此同时,老弱病残幼的呼吸道也比我们普通青壮年来得敏感,空气污染引起支气管炎、过敏、气道高反应发作的风险同样存在。


口罩戴久了更伤身!

2.防雾霾的其他方法

空气质量堪忧,鼻子最受考验。用专用器具和制剂清洗鼻腔,可以帮助保持鼻腔清洁,祛除积聚的细菌、病毒和过敏源,减轻鼻腔充血水肿状态,恢复和促进鼻腔的正常功能。

雾霾天气的有害物质和粉尘较多,容易附着在衣物上,所以在外出归来时,最好将外衣换下,注意清洗。回到家后一定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进行鼻腔清洗,可用棉签蘸点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如有异物,需及时用棉签清洗取出。同时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绿植也成为了公众面对阴霾天的选择之一,但专家认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在阴霾天受限,所以绿植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萝、万年青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不过在家中摆放绿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还要考虑居室面积、光线、通风等现状。

专家表示,多数植物白天在阳光的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而夜间则相反。但仙人掌等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从来不会与居室的主人争夺氧气,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凤梨等植物对太阳光的依赖也很小,能在夜间净化空气的同时实现杀菌的目标。美国宇航局列出的净化空气的头号植物是散尾葵,被誉为“最有效的空气加湿器”。这些植物应该是阴霾天清洁居室空气的“劳模”。


防雾霾的其他方法
小编总结

一般近视的人,眼镜和口罩只能二选一,有了便携式空气清新器,终于可以扔掉烦人的口罩了!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知道二维码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