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冬天有一种伤害叫“低温烫伤”

2018-02-07 11:17:13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936人阅读
事件回放
上一张
  • 使用“暖宝宝”女子腹部被烫伤
  • 使用“暖宝宝”女子腹部被烫伤
  • 使用“暖宝宝”女子腹部被烫伤
  • 使用“暖宝宝”女子腹部被烫伤
下一张

入冬冷空气来袭,各种取暖设备粉墨登场,但如果使用不当,低温也有可能被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冬季取暖时发生的烫伤多为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37℃)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

比如,正常人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会被烫伤;但是,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对皮肤伤害更严重

医生介绍,一般人体持续接触70℃一分钟,60℃超过五分钟,高于45℃两小时以上,会造成皮肤烫伤。所谓“低温”烫伤,是指在5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局部作用时间过长,热力慢慢渗透进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它和明火引起的烧伤和开水等引起的烫伤不同,表面看来烫伤面积不大,表皮也没有开水烫伤看起来那么严重,但创面比较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有的可深达骨质。打个比方,低温烫伤就像烤红薯一样,长时间低温烤,表面不黑不焦,而里面已经熟透了。

人的皮肤有七层,五层表皮层下还有两层真皮层,低温烫伤的伤害不仅贯穿真皮层,甚至可以直达脂肪层、筋膜层,这种损伤程度,远比一杯开水直接浇在皮肤表皮要严重得多。

案例一、取暖器旁睡了半小时 醒来就成“低温烫伤”

近日,60岁的武汉市民张先生就因在取暖器旁睡着,连续烘烤半小时,遭遇了“低温烫伤”,而同病房的其他三名患者也是取暖过程中被烫伤,由于久拖不治,甚至还有因感染严重险引发败血症的。

案例二、使用“暖宝宝”女子腹部被烫伤

在贵钢医院(贵阳烧伤医院)的烧烫伤专科门诊,记者见到了前来就诊的市民叶女士。叶女士说,这两天由于气温下降明显,她每次出门前都会在身上贴几片 " 暖宝宝 " 来御寒。不料贴了一天之后,她感觉腹部贴有 " 暖宝宝 " 的部位伴有痒痛的感觉。回到家中,她揭下 " 暖宝宝 " 查看时,发现肚子上出现了红肿,甚至还被烫出了水泡。

经医生检查,叶女士属于深二度的低温烫伤,已经损伤到真皮层,不仅会留疤,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发感染。目前,叶女士已经办理手续,住院接受治疗。

冬季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低温烫伤,小编提醒,有糖尿病史、浅表温度感觉异于常人,或皮肤比较容易擦伤、破溃等人群,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尤其是暖宝宝、暖手宝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地暖、水暖或空调取暖。另外,她强调,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烫伤,一定要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及护理。


相关报道捂着热水袋睡觉 杭州18个月大男孩全身多处烫伤
有了它,满足应急需求

1.AOTU 家庭应急包医药包

家庭急救包是一款综合急救包,针对家庭意外灾害,如火灾、割伤、等人为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配备了家庭必须的应急用品,一旦发生意外或灾害,可用应急包中的物品进行自救与互救,保证您和您家人的安全。


知道它,避免低温烫伤

1.老人要特别注意

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需注意。


2.电热毯、热水袋

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

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使用热水袋取暖的时间最好不要过长,尽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窝内。易患人群推荐使用空调或能控温控时的电热毯,有效杜绝低温烫伤的发生。


3.暖宝宝

  还有一些爱美的女生,为了冬季保持美丽,不显臃肿,会穿很少的衣服然后到处贴保暖贴,俗称“暖宝宝”来保暖。暖宝宝会在贴好之后,温度持续上升。使用暖宝贴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最好能多隔几层衣服。

  不宜贴过长时间,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部位再贴。此外,切忌贴着暖宝宝睡觉,因为睡觉时长时间的热力作用于一个部位,是非常容易引起皮肤烫伤的。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孕妇和婴幼儿尽量少使用这样的取暖方式。


小编总结

小编提醒市民在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设备时,需留个心眼,别让“ 取暖神器 “ 变 “ 烫人神器 “!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知道二维码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