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眼镜都说防紫外线 近四成不合格
太阳眼镜都说防紫外线 近四成不合格
太阳眼镜都说防紫外线 近四成不合格
太阳眼镜都说防紫外线 近四成不合格
随着连日酷暑,紫外线指数也在上升,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愈发被人们重视。消费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防紫外线的眼镜,不少商家打出“100%防紫外线隐形眼镜”的旗号吸引消费者,究竟是科技发达还是商家噱头呢?
据报道,包括太阳镜在内,市面上销售的防紫外线眼镜产品,根据波长阻隔率的不同,防紫外线的效果也大相径庭。波长阻隔率的差异对紫外线的阻隔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不少商家在广告或宣传中,称资金销售的眼镜能够100%阻隔紫外线,但实际上不具备防紫外线功能的产品比比皆是。即便是号称“100%防紫外线”的眼镜镜片,其波长带最长只能达到400纳米,想要达到完美阻隔的效果,产品相对最短的波长带应达370-380纳米。波长带越长,透视率就越强,也就越难阻隔紫外线。
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最长的波长带为320-400纳米,从太阳光线开始,大气圈和臭氧层中会吸收10%-20%的程度,到达地球的紫外线为80%-90%,它们都会直接或间接伤害眼睛。眼睛长期暴露在太阳下会造成视力衰退、眼睛周边皮肤老化,诱发翼狀片、白内障、黄斑等眼部疾病。
火辣辣的烈日高温下,太阳眼镜成为消费市场宠儿。但是,其质量却令人难以放心。
2013年7月24日,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今年二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结果,近四成太阳眼镜抽检不合格。25日,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太阳镜市场品牌鱼龙混杂、价格区间跨度很大,劣质太阳镜的销量依然可观。
据长沙市第四医院眼科教授岳辉介绍,夏季因戴太阳镜伤眼的就医者增多,几乎每天都有,太阳镜质量堪忧。
这一现象有了最新数据佐证。二季度,省工商局从衡阳、常德、娄底3市的经销单位抽取了43组眼镜产品。经检测,合格28组,不合格15组。15组不合格的样品中,不合格的太阳镜有诗维达、安比、野玫瑰、卡罗·斯顿、卡丽娜五款。
岳辉表示,戴劣质太阳镜主要对眼睛伤害分为眼外和眼底伤害,太阳镜主要是眼底伤害病例为多,其主要表现为电光性眼炎、眼底黄斑部损伤。主要原因是紫外线在医学上归为有害光线,一旦戴了劣质不合格的太阳镜,不仅不能阻挡有害光线进入眼睛,还会加强有害光线对眼睛的伤害,其症状表现为眼睛疼痛、畏光、流泪。
在选购太阳镜时,镜片的度数也应满足对平光镜片的要求,并且不能影响视力。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将太阳镜置于眼前,透过镜片观察远处目标,如窗框或门框等,再将眼镜上下前后移动,目标不应有摆动及波浪形变形。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不论佩戴的是何种太阳镜,颜色都不能失真。
1.户外防紫外线墨镜
本款产品采用优质合金镜架,精美电镀,着色均匀,工学镜框设计,更贴个人体脸型。框腿结合处采用眼镜专业的优质铰链,无摆动的设计构成保证框腿紧密相边,开合自如,稳定如亲。柔软硅胶鼻托,镶嵌设计,舒适不压鼻,让你彻底告别鼻梁印。板金结合,温润如玉的大圆弧注芯镜腿,不夹耳朵,舒适无压迫感。
1.看太阳镜的标签
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标签或镜片上看到诸如“防紫外”、“UV400”等明显标识。“UV指数”也就是滤除紫外线的效果,这是购买太阳镜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波长在 286nm-400nm的光线被称为紫外线,一般来说100%的UV指数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太阳镜的UV指数在96%—98%之间。
有防紫外功能的太阳镜,一般有以下几种明示方式:
a)标注“UV400”:这表示镜片对紫外的截止波长为400nm,即其在波长(λ)在400nm以下的光谱透射比的最大值τmax(λ)不大于2%;
b)标注“UV”、“防紫外”:这表示镜片对紫外的截止波长为380nm,即其在波长(λ)在380nm以下的光谱透射比的最大值τmax(λ) 不大于2%;
c)标注“100%UV吸收”:这表示镜片对紫外线具有100%吸收的功能,即其在紫外区间的平均透射比不大于0.5%。
达到上述要求的太阳镜,才是真正意义上对紫外线有防护功能的太阳镜。
2.利用钞票+验钞笔来验证
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普通人也可以检测太阳镜是否有防紫外线的功能。拿一张钞票,将太阳镜镜片放在防伪水印上,用验钞笔或验钞机在镜片上照一下,如果还可以看见水印就说明这副太阳镜是不防紫外线的,如果看不见,就说明这副太阳镜是防紫外线的。
3.如何购买太阳镜?
1. 镜片颜色不是越深越好,长期佩戴深色镜片太阳镜可能会造成儿童眼睛畏光,进而对眼球发育和视力产生影响;
2. 镜片表面应清澈无瑕,没有气泡和波纹;
3. 对着灯管观察镜片,反光应该均匀、平滑;
4. 佩戴太阳镜前,裸眼观察红、绿、黄等颜色的物体,然后戴上太阳镜,观察同样的物体,两次观察的颜色不能偏色。
消费者最好去正规的配镜店选购有正规品牌、正规厂商的太阳镜,一要看是否有国家规定的合格认证,决不能买三无产品,二应将灰色、茶色的太阳镜作为选购首选。并提醒消费者在发现戴太阳镜后不舒服,应及时就诊。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