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女孩挥刀扎死凶汉咋就无罪呢

2017-01-29 15:11:24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558人阅读
事件回放
上一张
  • 女孩挥刀扎死闯入凶汉
  • 女孩挥刀扎死闯入凶汉
  • 女孩挥刀扎死闯入凶汉
  • 女孩挥刀扎死闯入凶汉
下一张

众所周知,杀人是犯罪行为。然而,近日一则新闻却让网友震惊了。妙龄美女持刀杀人后却被判无罪。咋回事!

年刚22岁的吴金艳看上去比她的年龄要小得多。发生在2003年9月10日凌晨的一幕如今还常常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2003年9月9日23时30分,在海淀区北安河阳台山饭庄打工的吴金艳忙碌一天后和另外两个女孩回宿舍休息。次日凌晨3时许,3名男子突然破门闯了进来。从睡梦中惊醒的3个女孩发现进来的人是在此饭庄打过工的孙某、李某和张某。原来,孙某等3人怀疑与吴金艳同住一屋的女孩小尹曾向经理告状,孙某以前想跟姓尹的女孩交朋友被拒也怀恨在心,当晚就想把小尹带出去“教训”一顿。当他们3人敲门要小尹出来被拒绝后,就破门而入。

一进门,孙某就殴打并强拉小尹出去。在对面床上的吴金艳就下床劝阻。不料,孙某回头又开始打她。吴金艳说:“我的睡衣也被撕开了。我当时为了保护自己,就顺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水果刀。我只想吓唬他,他还是冲过来了,结果划在他的左臂上。这时,边上的李某挥着铁锁打过来。我一抬手,他自己就撞在了水果刀上。”看着刀子扎进人的身体,吴金艳吓傻了。“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刀子攥在手中松不开。”吴金艳这才意识到自己杀了人。吴金艳后给经理打了电话,又向“110”报了警。凌晨4时30分,吴金艳被警方带走。 “我同样也是受害者”

2003年10月15日,吴金艳被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

最后,海淀区法院在判决中对吴金艳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进行了分析。法院认为,李某3人夜闯民宅殴打他人已严重侵犯了3名弱女子的人身权利。当李某举着长11厘米、宽6.5厘米、重达一斤的锁砸向吴金艳时,致使暴力程度愈演愈烈,甚至危及吴金艳的生命安全。而案发时正是凌晨3时,夜深人静,案发现场离其他人住宿比较远,吴金艳等人被围困在空间狭小的宿舍里,实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因此,吴金艳的行为完全属于正当防卫,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故判决吴金艳无罪。

故事讲到这里,网友们明白了吧。正当防卫,可以免罪。

女性因防卫能力弱很容易成为暴力袭击目标,也更容易吸引歹徒的注意。如果不幸遇到了可恶的歹徒应该怎么办呢?


相关报道女保姆夜间如厕被歹徒用枪指头 夺枪猛砸对方
有了它,歹徒不敢“任性”

1.兵行者女子防狼防身报警器

主要针对的人群是独身女性、儿童和老年人,“报警器不仅是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起到威慑、引起路人注意的作用,老年人如果在偏僻无人的地方摔倒、突发疾病也可以发出警报。


2.昊鹰特工战术防卫笔

昊鹰特工战术防卫笔不会轻易显山露水,平时它是一支质量上乘、制作精良的笔,当危急时刻,它就是无坚不摧的武器。散步遭遇歹徒,如果身上有一把菜刀就好了,可是谁会带一把菜刀在身上呢?况且这年代买把菜刀都差点要登记!遭遇车祸、火灾等突发意外被困于车内时,不要慌张,拿出战术笔,对准车窗,瞬间轻松击破玻璃,逃出生天!


知道它,遇到歹徒不用慌

1.先跑为妙

劫匪作案的时候也是心虚,胆战心惊的,尤其是新手,更是害怕被抓住进派出所。劫匪刚开始威胁你的时候,不要害怕,因为他和你一样也会害怕的,你越害怕他越凶恶。要沉着冷静,观察一下周围形势,向人多的地方撒腿就跑,并且大声呼救。劫匪一看不能迅速得手会放弃的,因为他害怕被抓住,不敢明目张胆地紧追你。


2.抛出诱饵

你跑的时候如果附近确实无人,很快就要被劫匪追到了,或者根本不容易跑掉了。那么这时候你可以把身上的部分物件抛向远处,比如挎包、钱包等。一般劫匪都是为财而来,他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你抛出的东西上的,这时候你就有机会逃跑了。


3.对比力量

如果劫匪紧追不放,你没法逃脱,这时候观察一下形势,看看歹徒是否携带凶器。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女汉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那就与他一搏,也许他会被你打得落荒而逃的。但是最好不要这样,危险性很大,首先保证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4.舍弃财物

如果既跑不掉,又感觉力量悬殊,打不过他,或者没打过他,那就认输,舍弃财物,保护自己吧。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要舍不得,因小失大,碰到劫色要命的就更麻烦了,不要再激怒他了。


5.及时报警

注意掌握劫匪体貌特征,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报警,不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小编总结

女性往往易成为暴力犯罪的主要受害者,反抗还是顺从全由个人决定。关键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化险为夷。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知道二维码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