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遇到变道车怎么办?

2016-03-21 16:53:08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466人阅读
事件回放
上一张
  • 东莞“撞翻变道车”引热议
  • 东莞“撞翻变道车”引热议
  • 东莞“撞翻变道车”引热议
  • 东莞“撞翻变道车”引热议
下一张

遇到变道车怎么办?

近日,一条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网友激烈讨论。视频显示:3月5日,东莞中堂大桥一辆大众轿车强制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对于这起事故,舆论一波三折,讨论的焦点在于比亚迪车主是否“故意撞车”。

第一次引发舆论讨论是在东莞交警作出认定之后。东莞交警认定,大众车主因驾车未确保安全变道与比亚迪发生碰撞,造成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应负全责,比亚迪无责,大众承担两车的损失。对于这一认定,深圳交警3月6日在官方微博转评称,从法律上来说,变道车辆负全责。但从道德上讲,后车两次加速,不让前车变道并将其撞翻,且车翻后未下车施救属居心不良。虽然@深圳交警随后删除了这条微博,并且发布致歉声明,但已经引发舆论热烈讨论。

遇到变道车怎么办?

有网友认为,交通事故不该上升到道德层面,大众车主本属违法,要理直气壮地批评、谴责和反对。但也有网友表示,如果比亚迪车主是故意的,从法律上来说没有问题,但大众车上毕竟有一条人命,不能以暴制暴。

事件二次发酵是后来网上曝出比亚迪车主自称曾以同样的方式撞翻过6辆车,每次都是对方负全责。这一言论引发更多人质疑该车主有故意撞车的嫌疑,直指比亚迪车主是“路怒症”、开“斗气车”。相关报道称,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单就“路怒族”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共导致事故8.02万起,上升4.9%,2014年又上升2.4%,2015年1至4月份再上升3.7%。

舆情很快再次反转。面对汹涌的质疑,很快就有媒体联系到比亚迪车主。3月16日,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这一言论是吹牛,并没有真的撞过6辆车。不过,舆论质疑并未因此终止。有人指出,比亚迪车主这样夸大言辞,似乎还在品味着他人发生事故时瞬间的心灵“快感”,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斗气车”这个词语,呼吁交警部门应尽快查明真相。

复盘此事,“撞翻变道车”可以说是一堂生动的“行车安全课”,车主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改掉不文明的行车习惯,形成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驾驶的共识,既不能违规违法驾驶,如轧实线变道,更不能以暴制暴、以违法对违法、以危险驾驶对危险驾驶,保持平静的驾驶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确保驾驶安全。

从该案中,人们不仅应当意识到强行变道驾驶的违法性、危险性,也应当学会冷静面对网络舆论的反转,抱着“重证据,轻口供”的态度,静待交警部门的最终调查结论。事件的接连反复充分的反映出人对法与情的矛盾认知。那么作为经常的驾车的司机们日后该如何应对行驶在前面的事故车呢?如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关报道公交司机开斗气车不顾乘客安全停车路边斗殴
有了它你驾驶旅途更安心

1.任e行 F9双摄像头高清176度广角夜视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 不挡视线!安全排名靠前!遥控器+重力感应!

高清720P!广角!330度旋转!遥控操作!重力感应!录像可静音!

产品外观使用优点:相对比其他行车记录仪,吸盘支架比较长比较大,这个mx500行车记录仪用的是粘贴式的,隐藏式设计,美观且不影响视线,粘贴可选择3m胶.普通胶。

近距离情况下,MX500配备的高清720P夜视摄像头,搭配4颗远红外线LED夜视补光灯,随光线自动开启,不仅可以拍清楚肇事车的行驶轨迹,在夜间亮度一般的环境下,完全可以拍清楚车牌号!MX500配有4颗红外夜视灯,为夜间光线较暗时提供辅助照明,增强了夜视效果。


遇到突然变道的司机这样做才安全

1.按规定车速行驶,坚决不超速

说实在的,对于这种突然变道的车是很难提前发现的,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避免让这类“做死型”的车辆对自己造成伤害。所以你一定要按规定车速行驶,坚决不超速。


按规定车速行驶,坚决不超速

2.保持安全车距

保持安全车距很重要,宁可被其它车辆插队进来,也不要跟车太近,否则旁边车道的车突然插进来,往往来不及反应就撞上了。


保持安全车距

3.不与其它车道的车辆并排行驶

不要与其它车道的车辆并排行驶,保证自己车辆两侧车道至少有一侧是空的,这样假如遇到突然变道的车,也能给自己留下躲避的空间。特别是旁边车道有大货车等大型车辆时,更要避免并排行驶。


不与其它车道的车辆并排行驶
小编总结

开车最重要的是保安全,如果只是一味的斗气,那么结果也就不难猜测了,这也是正是悲剧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避免悲剧,向危险驾驶说不!是每个司机必要安全课。最后温馨提示一下: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切勿随意野蛮变道。一个错误的变道,便足以要了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知道二维码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