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学生怕开学?老师家长也恐惧
不仅学生怕开学?老师家长也恐惧
不仅学生怕开学?老师家长也恐惧
开学已经一周了,学生老师都需要从假期的休息中回过神来重新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工作。而这号称“最长寒假”的假期也让大家的心“浮”了。如何收住心是最近大家最为关注的要点,也有学生甚至老师因为不适应环境而产生了恐惧、烦躁的感受,这就是开学恐惧症。
开学一周了,就读高中一年级的强强却总是提不起精神。习惯了“寒假模式”的他,总觉得每天睡个懒觉,看看电视的生活方式“挺好”,对于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高一学生哪能“恐惧开学”?父母带他到心理咨询室求助。强强终于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强强表示,自己寒假期间其实一直在“思考”,但却没能得出结果。虽然已经升入高一,但强强却没能找到生活的目标。“或者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目标。原来想着考上大学就可以给父母交差,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似乎考不上大学,而且自己对学习似乎也不感兴趣,书本知识很枯燥,课文的练习和考试很机械,自己的学习习惯也不好,不喜欢复习,不喜欢预习,更不喜欢反思,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下课自己不愿意碰书本,想着轻松些。”强强甚至流露出是不是应该继续上学的念头。父母难以接受,每天在家都劝他,父母越劝,越是盯,强强越不想去学校。
临近开学,一些中小学学生往往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但“开学恐惧症”并非学生“专利”。今日,媒体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出现情绪暴躁、疲劳乏力等症状而求诊的家长和教师也屡见不鲜。
“孩子放寒假父母也跟着放。开学之后每天要早起做早餐、送孩子上学,下班回家还要检查作业辅导功课,想到这些就头疼。”临近新学期开学,儿子今年读二年级的曾女士这两天做家务时爱摔东西,动不动就想发火吵架。武汉某中学初中班主任徐老师春节去了国外旅游,“灵魂仿佛还在异国风情里沉迷,新学期工作计划还没动笔,备课也没有完成,一想到开学就浑身使不上劲。”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调侃引来不少同行附和。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门诊副教授肖劲松表示,长假里闲适、随意的生活节奏即将向严肃、规律转变时,可能导致人的认知和行为上出现不适应,出现“开学恐惧症”这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易怒、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
开学已经一周了,如果还不能及时从放假模式中切换回来肯定会影响学业,长此以往下去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尽快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摆脱“开学恐惧症”呢?
1.减负书包
减负书包,它是在现有书包与人体背部之间构成书包的柔性装物袋垂直方向上设置刚性支架来实现的,上述的刚性支架由刚性主架、与刚性主架成动配合设置的刚性滑动架以及定位在刚性滑动架下部的柔性软垫三者构成。人体在背书包时由于其臀部位置通过对柔性软垫的向上的分力作用,使得人体臀部位置与人体的左右肩部共同分担书包的重量,为大幅度减少书包对人体左右肩部的压力创造了条件。提高了人体背书包时的舒适程度。
1.开学恐惧症表现
1.有的孩子假期功课没做完,担心老师批评;
2.有的孩子假期太舒服,睡眠、饮食都没规律,一想到开学马上要早起早睡就难受,谈到开学就发脾气,情绪易波动,同时还伴有腹痛、头痛、头晕等浑身不舒服,有些孩子甚至会睡不着觉、没胃口;
3.某些多动症的孩子上学期间为了保障学习质量而服药,假期停药后生活没规律,行为问题非常突出。
2.开学恐惧症如何治疗
“收心”不能急刹车
可以给好朋友打打电话,聊聊新学年的打算,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消子对新学期的畏惧情绪。对新学年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大至整个学期,小至每天的学习生活。
身体锻炼不能少
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临近开学的一周,同学们应该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应当明确寒假过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温故而知新
每天合理安排时间,把未完成的功课完成。安排一定的时间回顾下上学期的知识要点,这样在新学期里才可以“温故而知新”。
开学并不恐怖,开学恐惧症更不恐怖。只要我们找好对策调整好自己,很轻松就能解决掉这个“心魔”,更好的融入学习之中。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