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小孩模仿孙悟空翻筋斗云跳下6层楼
4岁小孩模仿孙悟空翻筋斗云跳下6层楼
4岁小孩模仿孙悟空翻筋斗云跳下6层楼
4岁小孩模仿孙悟空翻筋斗云跳下6层楼
现在全国各地学校、幼儿园已经放暑假了,不少孩子都准备玩个够。但每年的6月到8月,也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暑期没有规律的学校作息,家长也很难时刻紧盯着孩子,儿童自由活动时间较多,且孩子缺乏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因此家长需特别防范孩子出现意外伤害。数据显示,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每天就有近200名儿童因此死亡。
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身体机能逐渐完善,等到会到处爬、走之后宝宝的活动面积明显增加了。这时的宝宝对于各种新奇的事物、有趣的声音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驱使下宝宝会爬、攀到一切他们能到达的地方,到各种他力所能及的地方去探险。而在宝宝到处探险的时候,悲剧往往就发生了:
浙江金华女孩被房门夹断手
2015年3月30日家住金华东阳城区的陆女士和女儿一起在同学家做客,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就在陆女士的孩子把手放在门框上时一阵大风吹过来,门就重重地关了起来,把孩子的右中指末半节生生地夹断了。经过医院手术,将离断手指重新回植才事情才算高一段落。
夹伤已经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危险,而更大的隐患却隐藏在窗口。。。
石家庄4岁幼儿坠楼
2015年3月,在石家庄某小区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4岁大的孩童踩着大人用来擦玻璃的梯子爬到窗户边上,由于窗户并没有安装防护措施,不慎从没有安装防护设施的10楼窗户坠下,不治身亡。
……
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在中国,意外跌落是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36%的意外伤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二三百万的儿童,由于摔伤到医院接受治疗,且多为4岁以下幼儿。通常,5-9岁的儿童,易在玩耍中滑倒或被人推倒,易从窗口跌落。
中国疾控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日前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中显示,家中发生的伤害占儿童伤害的44.5%,是导致儿童伤害的主要场所。2011年卫生部颁发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里面提到:跌落是急诊儿童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也是0—5岁和13—15岁儿童的第一位伤害原因,占全球0—17岁儿童致死性伤害原因构成比的4.2%(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数据)。强制两层及以上楼房安装窗户护栏和窗口限位器;室内楼梯顶部和底部安装楼梯门;让婴儿床、椅子、大床、沙发和其他儿童可以爬上去的装置远离窗户和阳台等,可有效预防孩子在家里跌落。
1.宝宝防夹扣
儿童防夹扣有多有形式,但是原理基本类似:依靠自身的设计使房门、柜门等不会大力闭合,从而保护宝宝不被它们夹伤。另一种防夹扣可以在冰箱、橱柜、大衣柜等可能夹伤宝宝的场所使用。防夹安全锁能够把冰箱、柜门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锁住,杜绝了宝宝打开门被关在里面或被门夹伤的事故发生。
防夹扣是利用自身的体积和质地,卡主门或柜子等可能夹住宝宝的物体,令其不能完全关闭从而保护宝宝不被它们夹伤的安全用品。防夹扣的质地多种多样,造型也很丰富,可以安装在任意地点且不会弄伤家具。
2.儿童防坠楼安全锁
“看似温暖安全的家,其实并非安全。”全军儿科中心、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说,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伤,1岁以下儿童跌落发生率高达54%;在1岁~4岁的调查人群中,有57.4%是在家中跌落的;临床上,50%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家中,其次才是学校、幼儿园、街道和公路上。这些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软骨脆弱,一旦摔伤极易造成骨折。
任榕娜说,孩子活泼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差,摔、擦伤是儿外科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家中窗口、走道均应有防止跌落的设置,如果家中有楼梯,楼梯口应设有栅栏门;注意阳台或楼梯的栏杆间隙宽度也要比孩子的头围小,避免孩子穿过;更重要的是应避免孩子在这些地方独处。要把家里家具的棱角,用防碰撞的东西包一下,尽量买圆角的家具。刀、暖壶、有热水的杯子都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3.儿童防夹锁
防夹锁可以将可能威胁宝宝安全,造成夹伤的抽屉、柜子或者冰箱等家具的门锁住,宝宝无法打开它们也就避免了被这些家具夹伤,关住的危险。
1.男孩更易发生坠楼
意外坠楼主要是儿童在家中攀爬窗户、阳台而不小心坠楼,这是危险行为伤害的主要形式,共有73名受害人,占危险行为伤害的64.6%。意外坠楼的89.0%为8岁以下儿童,这其中又尤以3~5岁儿童最多,占意外坠楼伤害的58.9%,此外坠楼儿童中男孩占总数的70%左右。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缺乏生活经验和认知,自制能力也越差,所以容易发生坠楼这样的事故。特别是2岁至6岁的儿童没有认识和判断危险的能力,即使家长经常灌输安全常识,孩子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更别提自觉规避危险了。
专家表示,相对于女孩,男孩可能更乐于挑战和展现自己,更喜欢在阳台或窗台等危险地方玩耍。在缺少防护的情况下,男孩意外坠楼的几率就更大。故此,日常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到爬窗户的危险性。
2.低层住宅儿童坠楼伤亡惨重
10楼以下低层住宅是儿童坠楼事故高发区域,统计发现2013年上半年的40起儿童坠楼事故中,仅一人生还。不过即使楼层较低,儿童坠楼事件依然多发,并且伤亡惨重:在济南和福州各有一男孩从二楼坠落,一死一伤。从三楼坠落的7名儿童中,死亡率更是接近60%。40名坠楼儿童中,近六成儿童意外坠楼事件发生在3至6楼,其中六楼坠楼人数最多,共有9名儿童坠楼,其中5人死亡。
10楼及以上属于高层住宅,因为位于高层,家长的警惕性通常也较高。一些中低层住户因为楼层不是很高的关系反而可能放松对孩子的看护。实际上,三层楼已有十余米高,对很多老式楼房来说,六楼已算高层,因此3至6楼的坠楼伤亡儿童较多,受伤程度并不见得比高层跌落轻。
3.不符规范住宅隐患大
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于国友表示,根据2006年施行的国家《住宅建筑规范》规定,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米时,应有防护设施。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米。同时,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但是一些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就会把护栏高度降低,或者把栏杆之间的间距加宽。”于国友表示,这种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
此外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飘窗设计也增加了儿童坠楼的危险。于国友表示,现在很多家庭为了美观会设计飘窗,但是这种飘窗绝大部分距离地面只有四五十厘米,飘窗平台距离开窗又只有四五十厘米,儿童很轻松就能到达窗口位置。
飘窗设计虽然好看,但是隐藏危险
4.防护设备作用大
“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应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安全问题,窗台高度低于0.9米的飘窗,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要在窗台基础上加装防护栏杆。”专家建议:不能因盲目追求美观时尚而给房屋留下安全隐患,要做到不管楼层高低都要装上防护设备。除了保证阳台良好的封闭性外,安装的护栏最好间隔在5厘米以下;不要在窗户下放置任何能攀爬的物件;不要在阳台或窗户附近放置床、桌椅或沙发等家具,不要养成开窗拉窗帘的习惯;告诉孩子任何时候不要靠近窗户,以避免孩子在攀爬时发生意外。在家庭安装防护网,保护孩子是主要功能,其次才是用于防盗。
5.打造安全的家,家长安全意识要先行
“看似温暖安全的家,其实并非安全。”全军儿科中心、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说,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伤,1岁以下儿童跌落发生率高达54%;在1岁~4岁的调查人群中,有57.4%是在家中跌落的;临床上,50%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家中,其次才是学校、幼儿园、街道和公路上。这些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软骨脆弱,一旦摔伤极易造成骨折。
任榕娜说,孩子活泼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差,摔、擦伤是儿外科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家中窗口、走道均应有防止跌落的设置,如果家中有楼梯,楼梯口应设有栅栏门;注意阳台或楼梯的栏杆间隙宽度也要比孩子的头围小,避免孩子穿过;更重要的是应避免孩子在这些地方独处。要把家里家具的棱角,用防碰撞的东西包一下,尽量买圆角的家具。刀、暖壶、有热水的杯子都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随着家长们的知识水平提高,对于宝宝安全防范的观念正在转变,从传统的被动防护、事后补救向先进的主动预防、先行堵漏发展,从根本上保护孩子免受危害。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