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煤气中毒 何时才不老生常谈

2016-01-05 18:23:23 来源: 佰佰安全网
3687人阅读
事件回放
上一张
  • 冬季煤气中毒 全国皆是“灾区”
  • 冬季煤气中毒 全国皆是“灾区”
  • 冬季煤气中毒 全国皆是“灾区”
下一张

原本在印象中,我国冬季北方使用煤炭或天然气取暖、烧水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每年冬季北方经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最近几年,南方也有不少家庭开始在冬季使用类似的方式取暖,导致原本在北方高发的煤气中毒风险扩散至南方。

2016年1月3日,福建厦门

厦门市杏西路一住宅区内发生一起煤气中毒的悲剧。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浴室洗澡时晕倒,其女儿发现时已错过抢救时间。经警方初步鉴定,该老人系煤气中毒身亡。

冬季煤气中毒 全国皆是“灾区”

据知情者介绍,1月3日上午,死者进浴室洗澡,但迟迟没有出来。女儿发现情况不对,打开浴室时发现,老人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老人洗澡的时候,没有开排气扇、开窗,浴室又很狭小。尽管女儿立即叫了救护车并报警,但是为时已晚,老人已经去世。

2016年1月3日,浙江宁波

1月3日解放军113医院接连两起煤气中毒,先是一对在家洗澡的父子双双煤气中毒,傍晚时分祖孙三代一家五口人因洗澡致煤气中毒一死一伤。

冬季煤气中毒 全国皆是“灾区”

1月2日晚上6时,老吕父子因为天冷关紧浴室门窗,洗澡导致二人煤气中毒。亲戚送往医院治疗。就在收治中毒父子的第二天,解放军113医院又收治的祖孙三代一家五口人,也是由于洗澡致煤气中毒。五口人一死一伤。伤者病情极其危重,医院于使用高压氧舱对老人进行治疗,但因吸入一氧化碳过多,至今仍昏迷不醒。

2015年12月30日,吉林长春

长春市东盛大街与阜丰路交会处一家抻面馆的服务员来上班,发现住在店中的老板夫妇中煤气身亡。

煤气中毒早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果说过去使用技术不先进,使用会产生煤气的蜂窝煤和煤炉导致了中毒事件高发,为何到了现在这种风险依旧不能有效降低呢?

冬季煤气中毒 全国皆是“灾区”

首先国内仍有广大地区烧煤取暖,家庭使用煤炭本身就存在很高的煤气中毒风险。另外冬季使用煤气烧水、烧暖气的家庭也很常见,这些取暖设施如若保养不善也会导致煤气泄露。并且事例中也能看出,中煤气的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多,年纪大了嗅觉不灵敏难以第一时间分辨出煤气泄露,也是导致煤气中毒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国政府早已建议家庭应该配置相应的检测报警装置以防煤气中毒。


相关报道2015年煤气中毒安全事件盘点
检测报警装置

1.泛海三江 家用燃气报警器

一氧化碳报警器是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感应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跟一氧化碳的浓度有关。一氧化碳报警器按所使用的传感器来分类,一般分为半导体一氧化碳报警器(又称催化式)、电化学一氧化碳报警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从测量灵敏度、精度、稳定性、抗交叉气体干扰来说,性能最好的是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但比较昂贵适合实验室使用,民用的一般为催化式和电化学的一氧化碳报警器。


煤气中毒防范胜于救治

1.防范煤气中毒的误区

只有烧煤才会中毒: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木炭等,皆可产生一氧化碳。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毒:煤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室内没有煤烟,不等于没有煤气。封火或放一盆水就行:水分和煤会生成水煤气,更易在室内弥存。

炉上烤橘皮能解煤毒:并不能吸收煤气和预防中毒。装设烟筒就不会中毒: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等也会发生中毒。装上风斗就不会引起中毒:许多人家的风斗不合适,也会发生中毒。

门窗上有缝隙不会引起中毒: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煤气便不易排出。液化气不会引起煤气中毒:液化气吸进体内也会发生中毒。灌醋和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防范煤气中毒的误区

2.如何识别煤气中毒

早期表现主要是: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如何识别煤气中毒

3.下列情况高发煤气中毒

在没有窗户和其它通风管道的房间里,特别是在密闭的板房、临时安置房使用煤气灶、火炉、燃煤取暖器、或者燃烧物品容易造成一氧化碳聚集导致中毒。

使用安装不当的燃气热水器也易造成室内一氧化碳聚集,导致中毒发生


下列情况高发煤气中毒
小编总结

预防煤气中毒方法很多、操作也容易,但就是这样令人不起眼的事情才最易引发灾祸。我们平时只需多一点注意即可很大程度上减少煤气中毒的风险。

汇总各类安全问题知晓平安生活之道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知道二维码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