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支付宝被罚18万 理由竟是这样……

2018-04-09 10:25:18 来源:零壹财经
1553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4月8日消息,央行网站信息显示,支付宝近日被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做出行政处罚:涉及七项违规行为,罚款18万元。

4月8日消息,央行网站信息显示,支付宝近日被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做出行政处罚。从处罚决定书可以看出,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共涉及七项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款共18万元。

一、央行开罚单:支付宝涉及七项违规行为

支付宝被罚18万 理由竟是这样……

从这份决定书中可以看出,支付网涉及的七项违规行为,分为客户权益、产品宣传、个人信息保护三大方面。

1.客户权益方面的违法行为

(1)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不充分;

(2)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保障不充分。

2.产品宣传方面的违法行为

(1)在视频宣传中开展引人误解的宣传;

(2)在支付宝官方微博中开展引人误解的宣传;

(3)处理完毕的投诉占比计算不实,导致对外公布的数据与实际不符。

3.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违法行为

(1)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不符合最少、必需原则;

(2)个人金融信息使用不当。

二、监管再次出手:支付宝被处以18万元罚款

央行在本次对于支付宝涉嫌违规的处罚决议之前,早在2017年5月就对支付宝开出了罚单,当时的行政处罚是“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要求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人民币3万元”。由此可见,金融监管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合规要求一直没有放松,尽管处罚金额不如对于银行业动辄数十万、数百万,但可以从中看出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巨头的严监管态度。

对于支付宝涉及的七项违规行为,本次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做出合计人民币18万元的处罚决议,认定支付宝违反两项法律规定:

第一,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处罚款3万元。

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产品宣传与个人信息保护两项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5万元。

三、保护消费者权益:移动支付不能“用隐私换方便”

目前,在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微信两大巨头的线上和线下综合支付优势十分明显。在消费者提升用户体验、享受支付便利服务的同时,对于涉及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此前央行针对消费者信息泄露的问题曾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对消费者保护不够,个人隐私的数据信息存在着较大的泄露风险。”

3月26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针对中国的消费者隐私问题也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这一观点随后引发市场热议,金融监管也日益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

支付是消费者日常生活最普遍的金融需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带来支付便利的同时,不可忽视金融合规的监管要求。“用隐私换方便”将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将会波及到用户信息泄露、银行账号被盗、重要隐私贩卖、非法推销等众多领域,因此监管当局对于金融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行严格管控。未来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措施将会继续加强,严防风险违规行为,堵截监管漏洞环节,这也是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加强了“紧箍咒”,保证从业机构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业务创新,从而促进整个金融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的广泛使用让支付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假冒网站、发送伪造电子邮件甚至利用电脑病毒等手段,骗取用户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给广大网友造成了经济损失。由于跟钱袋子密切相关,在享受方便的网购乐趣时,保证网上支付安全显得更加重要。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聂思凡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支付宝
  • 消费者权益
  • 罚款
  • 隐私泄露
  • 个人信息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