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市民过年吃年糕热度不减。记者采访厦门老字号协会获悉,截至昨日,厦门几家主要老字号今年春节前后售出了约72万斤年糕,这些年糕,用掉了大约30万斤米。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市民过年吃年糕热度不减。记者采访厦门老字号协会获悉,截至昨日,厦门几家主要老字号今年春节前后售出了约72万斤年糕,这些年糕,用掉了大约30万斤米。
国内首批“中华老字号”黄则和,是我市销售年糕的传统主渠道之一。截至昨日,黄则和已经卖掉了约31.5万斤年糕,除夕前卖了大约26万斤。今年,黄则和用了十多万斤米做年糕,现在已基本售罄。
“吃年糕传统不变,但年糕的种类比以往更丰富。现在有很多品种,比如即食年糕、传统发财年糕、紫米莲子糕、红糖年糕、四果年糕、萝卜咸糕等十几种。”黄则和董事长黄荣华告诉记者,随着年俗的变化,以往那种粗放型的年糕需求模式正在朝精细化、精致化、伴手礼化的方向改变,让消费者对吃年糕、尝年糕有更多的期待。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年糕价格平稳,没有出现价格大涨的情况,年糕也成为近十年来,我市涨价幅度较低的食品之一。黄则和相关负责人表示,让百姓过个祥和的春节,做人人买得起的年糕,也是老字号的责任。
“转基因”食品,果蔬农药指数超标,食物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食品成为大部分消费者首选,而一些商家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造成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如果产品没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就有可能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相关部门还需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孟洋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