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该女子还是表示怀疑,但一系列的骗局套路让58岁的她昏了头,紧接着“某市公安局”要求她转款到指定账户进行核查。这其实是骗子唱的一出双簧戏。
一个电话,宜丰县新昌镇一名58岁的女子被骗100多万元。是什么原因让这名女子损失如此惨重?近日,记者采访了宜丰县公安局的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10月25日,这名女子在家中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宜春市某银行”工作人员,以她名下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她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供了“某市公安局”的电话,让她自行联系。
一开始该女子还是表示怀疑,但一系列的骗局套路让58岁的她昏了头,紧接着“某市公安局”要求她转款到指定账户进行核查。这其实是骗子唱的一出双簧戏。该女子从没见过这种场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配合“警方”调查,之后按照对方要求,在其他银行开通了新账户和网银,并将银行卡账号、身份信息、短信验证码以及银行动态口令都告诉了自称“某市公安局”的警员……
10月25日至11月2日期间她分别几次转款,数额多达100余万元。由于金额较大,转款时银行柜员曾善意提醒她,但她为了所谓的不连累家人,谎称转款是为家人购房。
事隔一周,该女子实在忍不住将事情告诉了她儿子,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随即报案。
针对宜丰此次电信诈骗案,公安部门提醒广大群众:
接到自称是公检法部门人员的陌生电话时,要提高警惕,保持冷静,在第一时间内报警,同时应尽量防止家庭住址、身份信息等泄露,以免被犯罪分子加以利用。
一、对可疑电话提高警惕,保持理智。
手机上显示来电可能并非真实的公检法号码,不要轻信,要有基本的识别能力。犯罪嫌疑人通过改号软件可显示为任何号码。千万不要根据电话提示转接或操作,接到此类电话第一时间打110报警。
二、公检法部门是不可能电话办案的。
办案有严格的法律程序规定,不可能通过电话、传真、微信、QQ等办理案件,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在电话里要求转账。
三、不要轻易汇款,不要透露安全信息。
涉及陌生人要您的账户验证码及安全码时一定要小心,无论骗子的诈骗手段如何升级更新,最终目的都是索要钱财,要坚持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被骗。
责任编辑:刘长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