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263”专项行动小组接到市民举报后,赶赴现场调查,原是小区深处有一家汽车内饰生产厂房,而“闹心的气味”就来源于此。目前鼓楼区环保局已经责令该公司停产,并将进一步督促该公司进行整改,争取早日还给居民“深呼吸”的环境。
近日,家住南京市鼓楼区工人新村小区居民有点闹心,因为小区时常会有刺鼻性味,这气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近日,南京市“263”专项行动小组接到市民举报后,赶赴现场调查,原是小区深处有一家汽车内饰生产厂房,而“闹心的气味”就来源于此。目前鼓楼区环保局已经责令该公司停产,并将进一步督促该公司进行整改,争取早日还给居民“深呼吸”的环境。
名词解释:“263”行动
“263”行动是“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简称,是由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底部署启动,以弥补生态环境这个江苏发展中的突出短板。
“两减”是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南京在省“两减”基础上结合地区突出问题,增加了铸造企业整治,也就是“减铸造”。
“六治”,是指治理太湖及长江流域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环境隐患。
“三提升”,是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投诉>>
小区里时常飘出刺鼻味,严重扰民
5月10日,接到市民举报后,南京市“263”专项行动小组来到南京市鼓楼区工人新村小区,虽是旧小区,环境还是相当整洁。走进小区,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工作人员追踪发现气味来自一家名为“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厂房大门敞开,工人正在紧锣密鼓生产隔热垫等车饰,走进厂房,气味更加浓烈,环顾厂房四周,除了几台电风扇在运作外,无任何大气污染处理设备。
经执法人员调查了解,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以前是一家劳保用品厂,后转型做车内饰件。“味道大的不得了,只要一生产,就有一股刺鼻味道,对我们生活肯定有影响。”工人新村居民向记者说道。随后,南京市“263”工作人员将调查发现的问题向鼓楼区“263”办公室反映。
调查>>
企业生产有废气,无任何环保设备
5月11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263”办公室联合区环保局执法工作人员等,来到该厂区进行现场调查并约谈被曝光单位负责人。执法人员现场查看了生产车间,未发现有生产经营活动,车间内有刺激性气味,现场未见环评手续、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同时,鼓楼区环保局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被投诉单位车间内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进行现场取样检测,目前检测结果未出来。
经调查了解,该公司已经列入南京市主城区域工业布局调整企业名单中,目前已在浦口区购置工业用地,因江北新区规划调整,新厂房相关手续需相应调整,故尚未建造。自2015年起该公司就在积极筹划搬迁事项,计划2017年底搬迁至新厂址。据鼓楼区环保执法人员介绍,刺鼻气味就是该公司在生产汽车隔热垫和隔音垫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生产车间没有相关处理设备,该公司一直在推进易产生气味产品(隔音垫、隔热垫等)的外包工作,目前大部分产品已转出,只剩下50平方米生产车间、6台机床,生产少量产品。
严处>>
列入重点巡查督查名单,限期搬迁
据了解,此前该企业已经登上鼓楼区环保局“黑名单”,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无环评等手续,经过调查取证,鼓楼区环保局执法人员于5月4日下达了《环境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环境违法行为并罚款人民币壹万元整。然而企业为了保障生产经营,并没有按照鼓楼区环保局要求进行整改,企业耍“滑头”,知错不改惹民怒,市“263”行动小组联合鼓楼区环保局来个“回马枪”,让企业不得不重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
5月11日,鼓楼区环保局再次约谈该单位董事长,重申环保管理规定,同时责令该单位立即停止易产生刺激性气味产品的生产;按要求办理危险废物申报等相关环保手续等。企业负责人也承诺将在1个半月内将易产生刺激性气味的隔热垫、隔音垫等产品全部转出,厂区内能停止生产的产品尽量停产,必须生产的,将关闭车间门窗,密闭生产。
为防止企业“心存侥幸”,鼓楼区环保局已经将该企业列入重点巡查管控对象,督促企业按自身承诺和环保要求整改,同时督促该单位加快易产生刺激性气味产品的转移工作,确保6月26日前将易产生刺激性气味的隔热垫、隔音垫等产品全部转出。为彻底解决工人新村居民气味困扰,抑制“呼吸的痛”,鼓楼区环保局督促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抓紧时间完成新厂房建造、搬迁等工作,力争年底前搬离。如若发现公司有继续生产隔热垫、隔音垫等产品的行为,区环境保护局将依法查处。
佰佰安全网提醒,在家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居家安全问题,想了解更多居家安全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
责任编辑:刘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