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的5岁男孩小琪(化名)昨日终于康复出院了。他这一年老叫肚子疼,又查不出原因。近日,上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肚子中有异物。
南平的5岁男孩小琪(化名)昨日终于康复出院了。他这一年老叫肚子疼,又查不出原因。近日,上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肚子中有异物。起初以为是一串手链,开腹手术后,医生也惊呆了,竟是各种果核,足有11颗。这都是孩子平时陆续吞食下去的,引起了肠坏死。
上个月22日,邹先生带着5岁的儿子小琪来福州儿 童医院就诊。据儿外科的主治医师刘昇介绍,小琪1岁时曾做过肠套叠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是,一年前,小琪反复出现腹痛、恶心,两三天才排便一次的情况,家 人起先以为是消化不良,在南平当地医院治疗过多次,经过挂瓶吃药等保守治疗,小琪都会好一些,但没多久又开始反复,一年的折腾,5岁的小琪才15公斤重。
最近,小琪肚子又疼了,在南平当地医院拍了CT后,发现消化道有异物。于是,邹先生带着孩子到福州儿童医院就医。
“从CT片子上可以明显看到,孩子的腹部有一串的异物。”儿外科的主治医师刘昇介绍,当时猜测可能是孩子误食手链,经过讨论分析,院方认为应该尽快实施手术探查。12月27日,由副院长、小儿外科主任林芃主刀进行剖腹探查。
手术历经两个半小时,由于是第二次剖腹手术,小琪的肠管走形异常,分布比较乱,加上肠壁很薄,且很难判断血管走向等,万一损伤主要血管就没有血供,易导致坏死。
所幸,副院长林芃经验丰富,一点点探查摸索,分离成团粘连肠管,在大肠和小肠连接处的回盲部找到了病灶。原来是回盲部狭窄,周围两段小肠肠管黏 连在 这里,近端小肠肠管在这粘连后形成一环状肠袢,远端正是狭窄的回盲部,这一段约30cm肠管肥厚僵硬,肠管扩张,异物正是在里面。
手水中,医生切开肠管一看,异物并非项链,而是11颗的果核。
刘昇医生介绍,因为回盲部堵塞,近端肠管内固体无法通过,造成不全梗阻,以致长达一年的反复腹痛和营养不良,这段肠管病变时间长,蠕动差,梗阻点肠管直径只用0.4cm,勉强通过肠液,无法保留,医生最终切除了30厘米。
“小琪是因为肠粘连引起的并发症——不完全肠梗阻。”刘昇介绍,这次还得“感谢”果核,如果不是果核,医生们很难把握治疗的方式,病情很容易被延误。
昨日在病房里,邹先生他告诉记者,目前孩子吃饭、排便都已正常,他告诉记者,因为小琪从小消化就不好,家里都不敢让孩子吃硬的食物,这些果核怀疑是两个月前在幼儿园,别人给小琪吃的。
佰佰安全网小编提醒平时家长要多细心观察,孩子如果出现呕吐、肚子疼、排便异常,要早就医早治疗。此外腹部手术后,要及早下地活动,因为做过腹部手术的患者约有80%的人会发生肠粘连,其中10%会有肠梗阻并发症出现。
责任编辑:姚陌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