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肥胖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II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根源。
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肥胖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II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根源。肥胖,已成为继吸烟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二杀手”。5月11日,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指导、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膳食营养健康分会联合举办的“2019全民健康管理暨世界防治肥胖日杭州论坛”在杭州召开。
本次论坛,以“全民健康 防治肥胖”为主题,旨在倡导全民健康管理,科学认知肥胖的危害,通过合理选择膳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防治肥胖的发生。
来自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发起人、名誉会长程功明;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首席教授李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主任田慧;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营养膳食健康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继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副院长邬云红;健康管理专家,国家高级营养师周红梅;中国食品报社副总编辑刘振;百E国际CEO郑炜等肥胖相关领域专家及行业代表与杭州青少年及中老年人进行了现场交流。
有数据显示,中国超重人口达2亿,肥胖人口达9000万,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国际流行的体重指数法(MBI)和最新的亚太地区肥胖指标,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结果大于23即为超重,大于25即为肥胖,介于18.5至22.9之间属于正常。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并提出到2030年,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程功明表示,近些年来中国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不断上升。《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倡导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推动国民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加强个人体重管理,对成人超重、肥胖者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就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指导如何预防肥胖,应该让民众更深入了解食物、提高健康素养、建立营养新生活,培养营养新意识和健康新行为。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6%,而且发生率还在明显增加。超重肥胖不仅危害正常生长发育,对其心理、行为、认知和智力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的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减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如能进一步将其降至低于摄入总能量的5%,会对健康带来更多好处。与含糖饮料摄入量较低的儿童相比,摄入量最高的儿童趋于超重或肥胖。”李铎说。
袁继红说,每年的5月第三周都是“全民营养周”,今年的营养周主要内容就是“吃动平衡运动,合理膳食”,膳食营养与健康管理,体重管理息息相关,防治肥胖在饮食上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 奶类和大豆,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少油少盐 控糖限酒。
刘振认为,饮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媒体要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使全社会充分认识肥胖的危害性,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热卡和脂肪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高尿酸症是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被称为“四高”。田慧说,肥胖能增大“四高”的发生几率,让身体的代谢发生异常,因此需要合理的膳食结构,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预防肥胖,以避免高危病的发生。
邬云红说,肥胖群体应科学控制体重,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和梅奥医学中心专家莱尔曼教授合作,利用杭州变啦科技提供的MetaWell减脂技术和数据,以人体代谢机制为切入点,围绕与肥胖相关重大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开展研究及实践。目前,通过数字化管理的低碳水高蛋白质饮食干预,使超重肥胖人群体重下降,脂肪分布和代谢指标得以改善。
周红梅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体重管理是慢病管理的核心,全民健康,防治肥胖,需要良好的体检意识,及时掌握肥胖发生的潜在因素,才能更好的应对。
“防治肥胖刻不容缓。如何正确防治肥胖,科学管理自身健康,科学减去多余脂肪,需要提高全社会的认知。”郑炜说。
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积极开展控制肥胖的健康促进措施,合理膳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肥胖产生,防止疾病发生。
女性如何预防肥胖?
一般来说,预防肥胖需要从肥胖的发生原因做起,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⑴提高健康知识的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彻底改变“胖是福气,肥能长寿”的错误观念,了解婴幼儿、青春期、妊娠前后、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龄阶段容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⑵饮食平衡合理:采用合理的饮食方法,遵照中国人"膳食宝塔指南"科学安排每日饮食,尽量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少食肥甘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⑶加强运动锻炼: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球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形体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⑷生活规律:为了预防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饮食营养,每日进餐既能保证身体正常工作、生活需要,又避免了过多能量的储存。若每日睡眠过多,懒于运动,热量消耗少,也会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龄的人应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能睡眠太多。
⑸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一定作用。反之,总是寡言少欢、情绪抑郁,会使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代谢减慢,加上运动量少,就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生肥胖。
佰佰安全网:看了那么多导致肥胖的原因与危害,相信大家对于肥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只要大家控制好饮食,同时做好相关的运动,那么就一定能拜托肥胖的困扰,重获姣好的身材。
责任编辑:武伟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