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如何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对其心理 问题的关注,具体表现为自卑心理、孤僻心理与人际交往障碍、性格与认知行为偏差和逆反心理严重等问题。那么,我们要如何消除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呢?佰佰安全网要为您讲述的就是这方面的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

什么是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成因

1.家庭环境问题

从家庭环境方面看,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甚至父母双方长期在外,他们忙于挣钱,很少与孩子有亲子沟通,所以留守儿童普遍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甚至遗弃自己,特别是当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困扰或遭遇劣境时,无法向父母倾诉也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感到无助和失望。有些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抚养,这些抚养人本身没受过高层次教育,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很少关心、尊重和理解孩子,常常用惩罚甚至体罚对待孩子的错误,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2.学校教育问题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全班几十个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指导,特别是情感上的关心和心理疏导。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不与学校老师联系与沟通,把孩子完全扔给了学校,老师会认为留守儿童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往往容易忽视甚至歧视留守儿童。虽然学校老师很负责,非常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在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与孩子父母联系,得不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最终的结果是,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失去信心,留守儿童对自己也丧失信心。

3.同伴交往问题

从同伴交往方面看,同龄的小伙伴一般看不起留守儿童,认为他们的父母没出息才到外面去打工,是被自己的父母抛弃的孩子。遇到冲突时,同伴也会经常用“我爸爸妈妈给我买什么了、我爸爸妈妈带我吃什么了、你爸爸妈妈怎么不要你了”等言语刺激留守儿童,甚至肆无忌惮地合伙挑衅和欺负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知道留守儿童背后没有大人的保护。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留守儿童一起玩,认为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的管教,品行不好,还有些小伙伴会主动疏远和排斥留守儿童。在这种消极否定的人际关系中,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压抑和自卑。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由于自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他们根据父母的经历消极地看待自己的人生,认为成绩不重要,努力学习不可能改变父母和自己的命运,自己注定了将来只能像父母一样靠做苦力艰难生活,所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逃避、厌倦学习。他们对自己没有学习的要求,从不制订学习计划,对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和任务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课堂上,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也不和其他同学讨论。

当老师提问时,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认为自己不会,所以也不去思考,更不敢去发言;即使对一些简单问题,他们知道答案,但也不举手回答,因为害怕答错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当老师点名提问自己时,他们会非常紧张和慌乱,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甚至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课后他们从不主动地看书学习,只是应付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一般都空着不做,既不动脑筋思考,又不主动请教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笨,再怎么思考也肯定做不出来,询问别人又怕被耻笑。每次考试,由于自卑,他们会定势地认为自己不行,肯定考不好,会被老师训斥、同学嘲笑。考前不用功复习,考试过程中高度紧张,结果导致成绩不理想,所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往往都比较差。有关研究证实:留守儿童不管是由祖父母隔代抚养还是由亲戚朋友抚养,其学业成绩都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由于自卑,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胆怯和自我封闭,不愿也不敢与人接触与交往。由于亲情的缺失,他们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对周围的人存在戒备甚至敌对心理,对别人的善意关心容易歪曲,对别人的主动亲近加以抵触与排斥,对别人的轻视与讥笑更是恶语相向甚至产生攻击行为。留守儿童不喜欢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他们常常一个人坐在一边,默默地观看,显得非常孤独。有关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他们在班级里从来不和同学说话,遇到问题也不向老师反映,即使受了委屈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没有亲人和朋友可以倾诉。留守儿童在与老师及异性伙伴面对面的接触中自卑心理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们显得格外紧张、恐惧,低着头不敢直视对方,脸色苍白、心跳加快,伴随出汗甚至颤抖,说话结巴且语无伦次。在无法回避的人际接触和群体活动中,他们往往表面上敷衍和应付,不愿敞开心扉与人沟通,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所以难以理解别人,也不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

他们比较容易与同伴产生矛盾冲突,一旦与同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就比较容易背叛友谊。研究表明,不论是父母双方还是一方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友谊质量的冲突背叛得分上都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如何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

一、家长要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家长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同时,儿童也正是在与家长的相处中,获得安全感和喜悦感。而孩子只有在与家长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才能逐步走向社会,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及健康的心理。

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他们观念陈旧,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甚至,当着别人的面也大声地责备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家长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二、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在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往往是羡慕班上成绩好的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同村及亲戚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情感上本身就感到空虚,容易产生嫉妒。而嫉妒是可以扭曲一个人的性格的。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最终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一、家长要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家长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同时,儿童也正是在与家长的相处中,获得安全感和喜悦感。而孩子只有在与家长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才能逐步走向社会,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及健康的心理。

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他们观念陈旧,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甚至,当着别人的面也大声地责备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家长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二、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在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往往是羡慕班上成绩好的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同村及亲戚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情感上本身就感到空虚,容易产生嫉妒。而嫉妒是可以扭曲一个人的性格的。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最终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家长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家长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而留守儿童的家长,更是多了由于感到自己没有带好孩子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这三重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他们脆弱的心灵之门就会关闭。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家长,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家长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家长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在家庭的温暖中恢复自信心。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到,他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群体在做他强大的支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扬起奋斗的风帆。

四、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于留守儿童的家长交谈中,他们往往是对孩子的不足之处说起来没完。因此,应该让家长明白孩子做错事或搞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此外,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要多和孩子聊天,随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轻易剥夺孩子的“发言权”。

五、充分发挥伙伴作用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因为,在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时,孩子会全身心放松、无拘无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是需要伙伴间的互相理解、支持。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但又不知道如何相处。所以,此时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强化,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有所帮助。

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一名健康心理的留守儿童,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也需要教师多与家长多沟通,做到家校结合,才能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对自己负责,克服自卑心理,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


责任编辑: 陈淼琪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