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虐待儿童如此严重,你是否正在这样做

当看到儿童被虐待之后出现的伤痕,瞬间看着就会很心疼。如今不单单有些家长会出现虐待儿童的情况,就连有些老师也会去虐待儿童。面对虐待儿童的时间不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之后,还是应该及早拿起法律的武器,避免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虐待儿童,具体包含哪些部分?

1、忽视

持有监护权的成人,对于受扶养的未成年亲属,对于其饮食、教育、医疗、衣物、卫生等基本需求,刻意忽视。特征是明显的营养不良、不合身的衣物、学龄儿童未去学校等。

2、暴力伤害

对于儿童,踢、踹、捏、打耳光、拉耳朵、拉头发、鞭打、捆绑、香烟烫伤,与过度的体罚。施暴者往往声称只是在管教小孩。但是导致儿童严重受伤或死亡,将涉及刑责。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往往不是一次性的,因此受虐儿童的身上常会有异常数量的外伤与旧伤痕。为了遮掩伤痕,受虐儿童常无视气候变化,终年穿着长袖衣裤。施暴者在儿童就医时,常捏造其外伤发生的原因与病史,以规避责任。

3、性虐待

通常指成人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对儿童性虐待,得到刺激的快感。强迫儿童裸露生殖器或触摸,或对儿童使用情趣用品,或异物插入等。施虐者可能是儿童熟识的人,家人、亲戚的孩子、朋友的家人、保姆、邻居等,使儿童会主动防备的陌生人仅占少数。可能导致儿童罹患性病,生殖器、秘尿道、直肠遭到细菌感染或撕裂伤。

4、精神虐待

谩骂、嘲笑、羞辱、批评、恐吓威胁、损毁或丢弃物品、烹煮宠物等。不过这很难界定是否为精神虐待。受虐者可能主动远离施虐者,或暗自咒骂,或反击。

虐待儿童会有哪些相关的因素,可能是这些方面导致

1、父母特征

心理紊乱、酗酒和吸毒、幼年的受虐经历、对孩子期望过高、文化水平低等。

2、儿童特征

早产或重病的婴儿、难教养型气质、注意缺少或多动。其他行为问题等。

3、家庭特征

低收入、贫困、婚姻不稳定、母亲遭到丈夫或男友虐待、频繁搬家、混乱的家庭、沉重的生活压力等。

4、周边环境

孤立、没有公园、托儿所、娱乐场所等。

5、文化影响

相信暴力和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有些方式。

碰到有人虐待儿童,应该选择这么做

1、拨打报警电话

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拿起你的手机拨打110,让警察叔叔来好好的教育他们吧。

2、上前阻挡

如果你的身手够好,或者你不是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上去阻挡,让孩子远离伤害。但是,首先你要先保护好自己,不要盲目冲动,被误伤。

3、留下证据

你可以选择拍照或者拍视频,留下证据之后可以交给警察叔叔,也可以到网上曝光,利用社会的舆论来谴责施虐者。

4、到法制频道曝光

让媒体参与整个事件,帮助警察查明真相,也能发起社会的舆论,让更多的人关注此事。

5、社区或村部访谈

可以给社区或者村部提议建立一个访谈式再教育小组,让这些施虐者接受再教育。

6、到有关部门去反映

可以到居委会,妇联等部门去反映这些情况,相信这些部门不会坐视不管的。

如何有效预防虐待儿童事件,做好这些很重要

1、教育成人

人群实验和对高危家庭的评估已经表明,对高危家庭提供"家庭访视"能预防儿童的身体虐待。身体虐待预防的重点是教育成人,特别是双亲,严禁发生家庭暴力。对于高危人群应给予更多的关怀、照顾和教育,减少危险因素。

2、加强监测

建立儿童虐待监测系统,设立监测点,建立举报中心和热线电话。儿童虐待与忽视的发现比较困难,大部分是由儿童就诊时,医护人员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分析症状与体征的关系及有关辅助检查,将外伤与症状相关的疾病予以鉴别诊断而发现。

3、医疗救护与心理干预

虐待对儿童造成的躯体损伤应当予以及时的医疗急救,对于心理、情感和行为损伤应当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治疗。对受虐儿童的任何一项治疗绝不能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观点来实施,在作任何一项治疗时都需要辅以心理护理、行为关怀和循循善诱的劝慰,使受害者接受治疗、坚持治疗、配合治疗,同时坚定人生的信念。

4、医疗救护与心理干预

虐待对儿童造成的躯体损伤应当予以及时的医疗急救,对于心理、情感和行为损伤应当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治疗。对受虐儿童的任何一项治疗绝不能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观点来实施,在作任何一项治疗时都需要辅以心理护理、行为关怀和循循善诱的劝慰,使受害者接受治疗、坚持治疗、配合治疗,同时坚定人生的信念。

5、法律保障

完善有关儿童立法,强化执法,有效保障儿童权益,预防儿童虐待。

具体措施

1、邻里之间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漠,你的一句询问,可能就可以解救被虐儿童于水深火热之中;

2、离异家庭,没有获得抚养权的一方要加强对子女的探视和电话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生父/生母要加强对再婚家庭中的子女的关注,探视时要细心询问和观察孩子;

4、对于由保姆照顾的孩子,要注意观察孩子对保姆的态度和反应;

5、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儿童被大人殴打,要及时制止,必要时报警处理;

6、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平时要观察孩子对上学的态度和反应,多询问孩子幼儿园里的事情,从孩子的口中也能判断出幼儿园的情况;

7、 对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平时要多通过电话、视频方式加强和孩子的联系,鼓励孩子电话倾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也能避免孩子因为被留守而产生情感疏离。


责任编辑: 李超群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