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老人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众所周知,老年人患心力衰竭的概率很高,而且一旦发生心衰,年病死率在50%以上。心衰发病因素多,可由各种疾病导致,那么怎样才能尽早预防心力衰竭?那么,老人如何预防心力衰竭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来讲讲相关的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引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哪些?

1.基本病因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2.诱发因素

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1)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 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 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 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 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症状表现

(1)症状缓和:老年人由常由于精神状态消极,或伴有运动障碍性疾病(偏瘫、关节病)以及视力减退等原因,使日常生活的活动量减少,可以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中度心衰也可完全无症状,但遇到诱因则可发生重度急性作心衰危及生命。

老年心衰因肺血管代偿性变化(肺静脉溶剂及压力缓慢增加)可以不产生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重症肺水肿也少见。因此,老年心衰常表现为慢性干咳、疲乏、虚弱、不愿意行走等症状。疲乏可能是毛细血管基础膜增厚、通透性降低、功能性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引起肌肉疲劳所致。

(2)神经精神症状常见:老年心衰因有明显的低心输出量和低氧学血症,使脑组织供血和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注意力减退、淡漠、焦虑、失眠、昏睡、精神错乱等症状。精神错乱可以是老年心衰的主要表现,容易漏诊、高龄患者心衰确诊率不足半数,可能与此有关。

(3)消化道症状多见:由老年心衰因肝及胃肠瘀血所致的腹痛、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比中青年患者多见。肾功能不全较常见:由于低心输出量和利尿治疗,使肾脏供血减少,表现为尿量减少和肾前性氮质血症(BUN升高)。在老年心衰中,其患病率可高达65%。

(4)粉红色泡沫痰少见:老年重症肺水肿可有满肺湿罗音,常伴有神志障碍,但粉红色泡沫痰少见。如有血痰、呼吸困难及右心衰表现时,要考虑肺梗塞的可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较常见:由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调节能力随增龄而明显高于老年心衰患者发生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这些因素常使心衰变为难治性,各种治疗措施难以见效,因此必须及时识别预处理。

(5)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常是左心衰早期具有特征性症状,但老年左心衰可表现为白天阵发性呼吸困难,尤其是餐后或体力活动后其意义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相同。老年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要排除慢性支气管验伴痰阻塞气道和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痰液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在坐起后并不能马上缓解,但咳出痰液后症状可立即减轻。老年人急性心肌缺血多无症状,常以短期内反复发作阵发性呼吸困难作为首发表现,遇到此情况应做心电图明确诊断。

(6)味觉异常:心衰发作或加重时,部分老年患者常感觉口腔内有一种冷人讨厌的味道,因而使病人精神苦恼,食欲丧失及不断饮水。这种未决异常可随心衰的控制而消失。大汗淋漓:心衰发作时,有些老年患者仅表现为不寻常的大汗淋漓,尤其是面颈部大汗,往往是心衰发作的象征。

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老年人一旦出现心衰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而错过治疗最好时机。

①血管扩张药:

老年人多有脑动脉,肾动脉粥样硬化,应用血管扩张药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勿使血压骤然下降,以免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开始剂量宜小(可从常用剂量的1/3或1/2开始),并逐渐加至治疗量。

②利尿药:

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血管扩张药基础上用利尿药,老年人因肾功能减退,血容量减少,应避免突然过度利尿导致低血钾,血容量突然减少致血液浓缩发生血栓,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后果,老年人排钾功能减退,应用保钾利尿药时应监测血钾变化。

③洋地黄制剂: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随增龄而下降,口服常规剂量的地高辛,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升高,故老年人剂量应相应减少,口服地高辛一般每天只需0.125mg或更少,洋地黄中毒较常见,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和室性心律失常,也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在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体弱消瘦,低血钾情况下,即使血清地高辛浓度正常(0.5~2.0mg/ml),也可发生洋地黄中毒,故老年人应用洋地黄应加倍小心,避免过量中毒。

④ACE抑制药:

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可选用小剂量ACE抑制药治疗,但应注意:要密切监测血压,以免血压过低影响重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应用中要监测肾功能,如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清钾水平,重度肾动脉硬化者,慎用ACE抑制药,防止肾功能进一步减退;避免同时合用ACE抑制药和保钾利尿药,若必须同时应用,则应注意监测血电解质变化,避免发生高血钾。

⑤β-受体阻滞药:

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功能障碍患者可应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但应从小剂量开始,阿替洛尔3.125mg或美托洛尔6.25mg,以1~2次/d为宜,逐渐增加剂量,定期检查心电图,注意有无心脏传导障碍,心率不低于60次/min为宜,合并有喘息性支气管炎,重度肺气肿,心脏传导障碍及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或不用β-受体阻滞药,原则上β-受体阻滞药不同维拉帕米合用。

⑥镇静药:

为消除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忧虑等,应给予小剂量安定类制剂,老年人应禁用巴比妥类,以免发生定向及精神障碍,急性左心衰时应用吗啡应减小剂量(3~5mg/次,皮下注射),避免抑制呼吸,发生呼吸衰竭。

老年人患心力衰竭后如何护理?

(1)心理调整

目前已明确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预后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刺激因素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想得通,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对于老年人心衰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是维持病情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要做到亦非很难,尤其老年患者不受工作和其他意想不到事情的干扰,做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3)遵照医嘱服药

心衰患者在医院纠正心衰急性期症状后,大多仍需带一定的强心利尿剂回家使用。由于强心利尿剂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不按时或乱服用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险。故而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如有不适及时请教医生而不是自行调整。此外,在修养及缓解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和接受医生指导。

(4)避免诱因

心衰的急性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中断药物等有关,这些情况可称之为心衰诱发因素或危险因素。据估计,约有80%~9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衰发生,是由于上述因素而诱发的。如果能了解这些诱发因素并认真控制,对防治心衰极为重要,可大大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

(5)认识疾病特点,采取干预措施

心衰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预后差、影响日常生活和费用需要大等特点,但同时要认识到它并非无法转机。而转机在于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调整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疾病,求得尽量好的预后效果。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

1、心理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积极治疗,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对于老年人心衰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是维持病情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要做到亦非很难,尤其老年患者不受工作和其他意想不到事情的干扰,做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3、遵照医嘱服药:心衰患者在医院纠正心衰急性期症状后,大多仍需带一定的强心利尿剂回家使用。由于强心利尿剂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不按时或乱服用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险。故而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如有不适及时请教医生而不是自行调整。此外,在修养及缓解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和接受医生指导。

4、避免诱因:心衰的急性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中断药物等有关,这些情况可称之为心衰诱发因素或危险因素。据估计,约有80%~9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衰发生,是由于上述因素而诱发的。如果能了解这些诱发因素并认真控制,对防治心衰极为重要,可大大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

5、认识疾病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心衰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预后差、影响日常生活和费用需要大等特点,但同时要认识到它并非无法转机。而转机在于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调整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疾病,求得尽量好的预后效果。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健康有道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预防老年人心力衰竭、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等知识,更多老人疾病知识尽在本网站。


责任编辑: 陈淼琪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