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447

单双号限行应当审慎立法

2017-01-31 07:50:35 来源:佰佰安全网
3611人阅读 1条评论
导语

针对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征收拥堵费等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举措的立法,由于社会共识度不高而被延迟审议,暂未安排审议。日前,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上披露的内容,引发很多人的关注。

针对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征收拥堵费等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举措的立法,由于社会共识度不高而被延迟审议,暂未安排审议。日前,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上披露的内容,引发很多人的关注。

通过立法限制机动车使用强度 达成共识难度大

在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城市交通不堪重负的背景下,通过立法限制机动车使用强度,其动机不难理解。但是,对于立法中可能涉及的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征收拥堵费两个问题,在普通民众中间取得共识确实不易。

就现实看,无论是单双号限行常态化,还是征收拥堵费,在立法依据、效果上都存在巨大争议,且这些争议在坊间、学界广泛存在。毕竟,这牵涉到公民路权、财产权让渡和补偿问题。若这些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就将其付诸立法,那有可能带来犯错的风险。

在此情况下,北京市人大推迟既定计划,暂缓立法进程,无疑是种为民负责的表现,体现了立法态度的审慎和立法方式的改进,在个别新获立法权城市急于“大干快上”追求立法速度的背景下,也确立了立法的新“范式”,值得充分肯定。

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都需谨慎考虑

在法治社会,推动依法行政,必须遵循“立法先行”原则。立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关系到后续执法执的是否是“良法”。

因而,对于那些广泛存在争议,还有犯错风险和引发诸多问题可能的举措,地方立法层面必须对其慎之又慎,若一旦在立法环节轻易通过,后续纠错成本会更高,难度也会更大。北京市人大延迟审议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举措立法的意义,就在于以审慎姿态从前端就预防了这种可能。

不单立法是这样,重大决策亦是如此。尤其是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必须要考虑民众的认可程度,更考虑到推行失误失败的风险。之前有些地方出台通知、红头文件动辄朝令夕改,犯的就是这类问题,结果备受诟病,也算是殷鉴在前。

罔顾某个举措存在的争议和犯错风险,往往也就缺乏民意共识度。当年南京市在民众的质疑声中强推“雨污分流”工程,不仅使巨额财政支出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对六朝古都的文物造成伤害。

诸如此类的教训,也昭示着:在那些犯错、失败风险未剔除前,在民众共识没有形成的情况下,适当放缓决策步伐,反而能体现出权力对民意的敬畏。为了确保决策科学、等待共识的形成而暂缓决策和立法,不仅不会损害政府形象和权威,还能避免后遗症的形成,可以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说,在某些时候,重大决策宁可先“悬”着,也胜于强推。

要与公众达成共识还需充分尊重民意、尊重科学

当然,现实中,也有制度措施存在犯错可能、民众共识暂时难以形成,但相关决策和立法不能久拖不决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决策者也要有担当精神,要在充分尊重民意、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及时审慎决策。

比如立法,在相关法律法规审议前,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调查评估并提出报告;审议前先进行听证,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表决。必要时,还可以实行逐条表决或者重要条款单独表决制度,以保证通过的法律法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尊重民意,至少能彻底摒弃部门利益和“长官意志”,从而为顺利实施创造良序环境。

无论如何,北京市人大因未取得广泛共识而延迟立法审议,都树立了审慎决策、立法的范本。这也可资更多地方、领域借鉴。


责任编辑:胡玲玲

结语
私家车限行常态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宪法权威日益得到尊重的当下,考虑限行,至少也应该有更高的考量维度,立法权也要受到相应的规则约束。这是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

您赞成立法限制机动车使用吗?

赞成

不赞成

其他

赞成
0%
不赞成
100%
其他
0%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单双号限行
  • 限行
  • 立法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回顾

安全观点